顧母笑著推著劉母往前走,“走吧走吧,咱們先進去參觀,票錢咱們回家再算!”
劉母這才笑著同意了:“這還差不多,走,參觀完這裏,中午我請大家下館子!”
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坐落於四九城天安門西麵的長安街延長線上,建築麵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麵積近6萬平方米
這座偉大的建築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
1959年開始籌建,於1960年8月正式開放。
檢完票以後,劉二林帶頭在最前麵,“我們以前小學組織我們來參觀過兩次,這裏麵可是啥都有,老厲害了!”
走出檢票口,還需要在前方的一個小廳裏等上一會,會有專門的講解員來帶領遊玩參觀。
每個講解員要帶領一小隊,人數最少要10人以上才能出發。
顧從卿一行人八人,加上後麵陸續過來的一些遊客,不到五分鍾就湊到了15人。
講解員走在最前方,帶領著眾人一個展館一個展館的參觀。
目前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一共有九個展館,分別是:紅軍館,解放館,抗美援朝館,現代館,兵器館,民兵館,禮品館,綜合館。
在參觀的過程中,顧從卿一行人不僅見到了各種武器,器材,彈藥,還有許多帶著鮮血的軍裝,帽子,手帕……
開始的時候大家會帶著好奇的心情去看,但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變的凝重和震撼。
他們還見到了一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手槍:朱德的手槍。
顧從卿看到這把手槍的時候,身上不由的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就是曆史書中的打響南昌起義的那把槍啊!
1927年,南昌起義的這一槍,標誌著人民軍隊的崢嶸歲月的起點,意義重大。
顧從卿慢慢沉浸在講解員的講解中,去認真的了解每一樣展品的過去,以及他們存在的意義。
顧從卿還見到了一枚印章:六麵密印,這枚印章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卻是我軍早期的秘密聯絡工具,紅軍主力長征出發後,對於在南方堅持遊擊戰的紅軍老說,它是荒山野嶺中彼此驗證的印信。
他還見到了幾把普通的鑰匙,跟之前的印章一樣,這幾把鑰匙看著平平無奇,其實卻極具紀念意義。
這幾把鑰匙是1949年1月四九城宣告和平解放的時候,由國民黨守軍交到人民解放軍手裏的城門鑰匙,這鑰匙開啟的不僅僅是四九城的城門,更是中國曆史的新篇章。
最讓顧從卿和家人朋友們感動的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的周保中的日記本。
日記本均不過巴掌大小,字跡小而細密,有的非常工整,有的則稍顯淩亂,這很可能是在行軍或軍事禁忌的情況下記錄的,
他在1942年10月9日的日記中記下了教導旅女兵參與學習傘降的過程:“男子中尚有因膽怯或無法忍受而放棄學習者,而婦女則無一人落伍。”
為了表示敬意,周保中甚至記下了這些女兵的名字。
記有名字的書頁不止這一頁,還有幾頁紙上麵記錄著密密麻麻的名字,隻不過上麵幾乎每個名字上都有著一條粗粗的黑線……
。您提供大神一罐芥末的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