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大媳婦說,老大請的先生特別厲害,比嶽山書院的先生還能耐。
二房就這麼一個兒子,父母又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她不得不多為孫子考慮。
再者,幾個孩子在一處讀書,朝夕相處起來感情自然深厚,以後大了,兄弟姊妹之間也好守望相助。
不過她不能直接做大兒媳婦的主,讓不讓去得看老大媳婦的意思。
這是大事情,田氏也不摻和了,讓馮氏自己去找花氏。
馮氏找到花氏巴拉巴拉說了一堆,花氏也沒有開口,就這麼靜靜的聽她說。
馮氏說得嘴巴都幹了,“大嫂,你說話呀,你這樣我心裏晃蕩。”
就這麼要笑不笑的盯著她,也不給個回應,真是頭皮忍不住發麻。
要不說大嫂自從當了官夫人之後,這氣勢真是一天比一天足。
花氏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二弟妹,別光說這些,這事兒二弟同意了嗎?”
邊關條件艱苦,什麼都不如這邊。況且,趙緯怕相公多過於怕婆婆,趙緯那性子還真不一定願意去。喵喵尒説
馮氏立馬回她,“同意,他當然同意,你不信我現在就叫他過來。”
她早把人解決掉了。願不願意有什麼關係,她有的是辦法讓他點頭同意。
花氏抬眼看了馮氏一眼,這個二弟妹長進了啊,做事情這麼果斷。
“也不是不可以。”
馮氏頓時喜上眉梢,“大嫂你同意了?!”
“都是一家人,幫襯沒問題,但我就一句話,你們必須聽我的。否則,我會差人將你們一家都送回來。”
馮氏忙不迭點頭跟花氏保證,“那是當然,大嫂,我們絕對聽話!”
得了花氏的允許,馮氏喜滋滋回家做準備。
年過完,花氏跟著趙湛去了一趟書院辭別先生,就開始準備上路的事情。
路上吃的穿的用的都需要準備,花氏思前想後羅列了一個清單,將需要的物品全部寫到清單上,刪刪減減一個一個準備。
這麼遠的地方,不可能走路過去,馬車肯定是要準備的。
家裏就一輛馬車,她不可能把馬車帶走,需要再置辦幾輛。
加上大姐一家和趙緯一家,三家一共是十四個人,再加上幾個丫鬟婆子,人就多了。
馬車都得準備好幾輛。
此去長途跋涉,普通的馬車可能還不行,車廂造大造結實一點,還能多裝些東西。
花氏跟趙勉合計一番,去縣城找人訂車。
車廂還好,馬匹可不好買,得提前跟人打好招呼預定。
在趙湛的提醒下,花氏還到縣城購置了幾箱子常用的傷藥。
這些東西,在邊關肯定用得著。
趙勉去府城進貨,又給他們帶了兩大箱子藥材回來,還有兩根一百年的人參。
牛師父一家歸家祭祖了還沒有回來,阿慶每天自己在院子裏練完功夫,再做完功課,也開始跟著家裏人一起忙碌。
鍋碗瓢盆都準備妥當了,豬也買了好幾頭殺掉做肉脯肉幹。
正月過完,牛師父一家就從老家回來了。
牛童居然還給阿慶帶了一匹小母馬,給阿慶高興地,恨不得原地給牛童磕個頭。
。您提供大神周小繁的我在古代幫我爹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