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殿下,夫人喊您過去。”

一個穿著綠紗衣,頭發梳作雙環髻的小丫鬟匆匆跑來。

她的前麵是一方水塘,水塘的邊邊坐著一個身穿白色綢衣的少年。

他的背影顯得有些瘦弱,黝黑而又鬆軟的頭發,用一跟青色的皮繩束在一起。

少年聽到身後的呼聲,轉過頭來。

唇紅齒白的麵,端方的五官宛若精心雕刻過的一樣。

就連鼻子這種地方,也是生的秀美無比。

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一雙眼睛,俱是無神的模樣。

丫鬟有些遺憾,早在她進王府之時,小郡王就這樣了,王爺和王妃可操碎了心。

“青璃,母妃可是有要事尋我。”

少年的聲音沒有幾分溫度,每一字都在傾訴著主人的清冷。

“郡王殿下,明天是您加冠的日子。娘娘想要再叮囑您一些事,托了翠萍姐姐轉述給奴婢。”

“行,走吧。”

少年兩手向下一撐,整個人便站了起來。

“哐當”

仿佛是有什麼掉入水中了。

青璃偷偷瞄了一眼,發現聲音的源頭居然是一個小木桶。

看來自家少爺又在釣塘裏的金魚了。

那可是陛下賜給王爺的,是禦賜之物,王爺平時愛惜得很。

還不待青璃反應過來,少年已經先走了幾步。

白色綢衣下,細長的腿,走起來健步如飛的,很快便去了很遠一段距離。

青璃連忙跑著跟了上去,小短腿匆匆。

少年似乎也聽見了身後丫鬟急促的喘氣聲。

秀美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總歸速度還是放慢了。

“這麼迷糊的性子,放到別家早被發賣了。”

青璃聽了,唰地低下頭。

“可我也不是家生子呀。”

她小聲地嘀咕著,腳步卻又加快了些,很快便來到了少年的近處。

偏偏又落後少年一些距離,那一段距離喚作“規矩”。

……

王府的長廊通體木質,庭院的樓榭修有山水,青翠的綠樹,向著大路盛開的花朵。

“下次叫父王換一換,這些早都看膩了。”

少年百無聊賴看著熟悉的場景。

他名叫李常笑,是雲王李慶和的嫡次子,當今大秦聖皇的孫輩。

上麵還有個大哥,名叫李常寧,二十歲就能在國子監任教了,授的《中庸》。

“高富帥樣樣都沾了,本該是好事才對。”

李常笑剛剛穿來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

直到他八歲那年,在從外祖家回京的路上,遇上了蒼莽山一帶的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