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秦淵登基以來,這個國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好。
賀臨身居內閣首輔,對此再清楚不過。
其實賀臨一開始當官是被推著走的,畢竟她猝不及防的就穿越到了這個地方。
隻是後來,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她看到了這芸芸眾生之苦,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
這一路以來,她所追求的並不是揚名千古,隻是為了讓百姓過的好一些罷了。
如果是為了千古留名,她不會得罪這些官員,得罪那些文人墨客。
畢竟筆掌握在這些文人手上,而撰寫史書的人也是文人。
現在她被罵,可能到了後世,她同樣會被誤解。
而現在,她已經將她能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做了,隻剩一些小的措施。
接下來更重要的,其實是鞏固住改革的成果。
這點其實並不是一定要她去做,畢竟隻要秦淵這個皇帝能撐住,成果就能鞏固。
賀臨對權力並無太多的貪戀,哪怕如今已是官居一品。
許多人隻看得見擁有權力的美好,因為他們隻是為了一己私欲而追求權力。
然而賀臨很清楚,這權力之下所背負的是重如泰山般的責任。
想讓百姓過的更好,一定隻能由她去做嗎?
當然不是的,世界這麼大,必然有許多能人異士。
而她想做的,隻是盡量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讓這些能人異士被發現,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所以在其位,她自會謀其政。
若不在其位,那也落得個逍遙自在。
隻是進了後宮,還能逍遙自在嗎?
當然不可能,因為她輕易走不出深宮。
可是轉念想想,若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待著,她又能輕易走出京城嗎?
可能也得等到老去,退下了這個位置才行。
現代交通如此發達,許多人一輩子也沒走過幾個省市,更何況古代呢?
你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人一輩子就是在某個地方待著,安然度過。
深宮為何壓抑?僅僅是因為規矩多嗎?
並不,在封建時期,大多數女人哪怕不在後宮,也會在其他男人的後院,而後院同樣有一大堆規矩,同樣要與其他女人分享丈夫。
深宮壓抑,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價值僅僅體現於帝王的寵愛,與許多鬱鬱不得誌男人一樣,深宮對女人而言像囚籠,也是因為她們在這其中鬱鬱不得誌。
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唯獨不是她們自己,她們也沒法證明自己。
但不要以為隻是深宮中的女人是這樣,這一點對於如今全天下絕大部分女人而言幾乎都一樣。
而她們甚至從出生那刻開始,就被定好了一生的軌跡,幾乎沒有其他的路可走,要麼進後宅,要麼進後宮。
即便拚上了所有的努力,沒有選擇這兩條路,也要遭受著整個社會的唾棄。
這種現狀想要改變,除了要大量的女性團結起來做出爭取,最重要的是要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進步。
古代女子地位低,是因為在農業經濟中,女性所能貢獻的力量低於男性。
而到了工業時代,女子能頂半邊天,各種工具在各行各業拉平了男女之間力量與體力的差距,女性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並不比男性低,所以她們才能有底氣去爭取自己的權利。
究其本源,是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
誰掌握社會分工,誰就有資源分配權,然後才有社會的主導地位。
而男人們掌握了社會主導地位之後,再利用了大量的思想文化上的武器,對女性進行灌輸,以求鞏固這種社會主導地位。
所以說,生在現代是幸運的,那不是最完美的時代,但那一定是千萬年以來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