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清丈土地(1 / 2)

雖然通過了賀臨的諫言,但飯得一口口吃,事情得一步步做,秦淵沒有心急,先頒布了清丈土地的政令,並且還立下規定,從此以後,全國田畝每三年清丈一次。

然而秦淵深知,清丈土地並沒有這麼容易,地方官員會覺得,土地清丈了,會導致管轄範圍的賦稅增加,而賦稅增加,不僅加重本地老百姓的負擔,同時也會增加征稅的難度和成本。

與其這樣,何必自找麻煩呢?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地方官清丈土地走過場,敷衍了事。

甚至於老百姓也不會理解朝廷的這項政令,也認為清丈田地是為了以後多征稅,於是和地方官一起瞞報田產,借此偷稅漏稅。

所以這次清丈土地,要防止官官相護,勾結瞞報,縮繩隱田,還需要下重手。

秦淵規定,在清丈土地的過程中,如果有人瞞報土地,被人檢舉揭發,那麼經過核實過後,他所舉報的隱田數目,舉報者能直接分走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對於那些沒有增加田畝數量的地方,則派人過去嚴查,一旦查出來實際數目與他們報上去的並不相符,則將嚴懲地方官。

這一係列舉措將許多官員都嚇壞了,可他們又不敢反駁。

要是他們反駁了,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告訴秦淵自己就有隱田?

如此一來,雖然這些官員雖然對此頗有怨氣,但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清丈全國土地這件事需要的時間不短,在這個過程中,秦淵也打算為之後提出攤丁入畝以及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打下一些基礎,比如選拔出一些能臣之類的。

當然,他還打算收攏兵權,防止以後推出其他措施的時候,京城發生什麼變動。

官員們也不是傻子,在清丈土地的過程中,有一小部分比較敏銳的官員,已經隱約意識到秦淵此舉恐怕不是單純的為了增加賦稅,之後恐怕會在土地上做出什麼變革來。

但是具體是什麼措施,他們不得而知,隻能以不變應萬變。

六月初,全國的土地清丈從江南地區正式開始,而李春也帶著小桃去了雲南走馬上任。

臨行前,賀臨還同他們見了一麵,送他們出了京城。

清丈土地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少,有百姓帶著人鬧事,逼迫地方官停止清丈土地,甚至還因此打傷地方官。也有朝中勳貴不滿清丈,以各種理由推諉躲避。

但在秦淵跟賀臨的強力彈壓下,事情還是推了下去。

一直到十月底,新的魚鱗圖冊已經製作出來了,全國土地數目比起以往多了整整一百五十萬公頃,數目之大,令人咋舌。

當然,這其中肯定存在一些漏網之魚,不過也隻能之後慢慢處理了。

既然清丈土地完成了,那之後就該準備推行攤丁入畝跟官紳一體納糧,然而這個時候,有人卻找到了賀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