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臨幹笑了一聲:“臣惶恐,微臣這樣的人,有什麼值得皇上喜歡的。”
“你這樣的人朕若是還不喜歡,難道朕要喜歡楊和謙那樣的嗎?”
“微臣隻是既食君祿,但盡君事罷了。”
秦淵搖頭:“不僅是分內之事,分外之事你也做的很好,若人人都能像你一般,我大慶中興有望。”
賀臨沒接他這話,不然顯得自己太不謙虛,於是低頭默默吃了口湯圓。
秦淵沉吟一瞬:“這次不僅是各部院,地方上的虧空恐怕也有不少,各部要查,地方也要查,隻是地方上估計會更棘手一些。”
中央的部院虧空,還能直接讓會考府過去搬賬冊查賬,大慶兩京十三省,地方那麼大,總不能一個省一個省的跑。
所謂皇權不下縣,地方上許多勢力都是根深蒂固,查起來麻煩不小。
地方上的官員若是鬧起來,絕對會比京師鬧的更加激烈。
官官相護一直是官場頑疾,京城尚且有之,更別說各省了。
距離遠了,人心難免就野了。
若想派人去地方上查賬,先得破除掉官官相護的難題,確保派過去的人可以盡心竭力辦事。
賀臨放下碗:“皇上,關於地方上的虧空,臣倒是有一想法。”
“你說。”
“臣以為,地方上虧空數額不多之處,則令其補上,不必大舉追查。那些虧空數額多的地方,必須派與地方上沒有瓜葛的官員核查。
比如從戶部、刑部與都察院各抽三人為欽差,與此同時,從抽調幾十名候補官員組成候補團,由他們與欽差一同查賬,若在地方上查出貪官汙吏,則立即就地免職,從候補團中挑選人員替補上去。
這樣一來,戶部能把控賬目核查,刑部能即刻將人控製,都察院禦史則在一旁監督,一切都能因地製宜。
當然,虧空多的地方,也要加派巡按禦史,各地巡查收集民意,以防那些貪官汙吏盤剝百姓。”
秦淵聽的直拍掌:“真有你的,賀長贏!”
曆來繼任官總會幫著前任補窟窿,因為怕這虧空暴露出來,得罪了前任,朝廷還要自己補,然後自己再留下一大筆虧空,讓後任幫著自己擦屁股。
這樣循環往複,地方的虧空總也補不上,這便是原因之一。
但賀臨卻讓繼任官員專門去查前任,這樣一來,他們自然不會替前任打圓場、做掩護,而且估計巴不得將那些貪官汙吏查個底朝天,這樣好自己替補了他們的位置。
賀臨這番話可謂鞭辟入裏!
賀臨繼續說:“不僅如此,還得告訴派過去的欽差,一旦查出有虧空的官員,一邊搜其衙署府邸,一邊行文其原籍官員,封其祖業家產,追索其變賣之財物。
而且他們的親戚子女都要一塊查,免得他們將錢財轉移他處。一旦確定這些虧空是由貪汙造成,則立刻將其抄家!”
秦淵有一個顧慮:“即刻將貪官抄家好是好,可萬一這其中有錯冤之人呢?”
這一點賀臨早就想過,答:“即便抄家抄錯了,頂多禍害他們一家,一家哭好過一路哭,百官哭好過百姓哭。”
雖然這話十分無情,但秦淵不得不承認,賀臨所言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很有道理。
如果放開了口子,不僅容易消耗自己的精力,還容易讓貪官們鑽空子,不如一刀切,幹脆利落,總之事情大體上朝著好的方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