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淵這一番話振聾發聵,他手持那本大慶律例,同時站在了道德跟法律的製高點,堵的下麵的文官們根本說不出話來。
秦淵冷笑一聲,看向洪承安:“洪承安,朕想不通,你為什麼這麼積極反對查賬,既然如此……賀長贏。”
“微臣在!”
“這次追繳虧空,先從戶部查起,退朝之後即刻執行。”
“臣領旨!”
眾人一看,好家夥,誰先反對居然就先從誰開始查,一個個都開始慌了。
沒有查到他們頭上的時候,他們還能做些準備,比方說在賬目上做些手腳,要是立馬開始查自己,那他們連準備的時間都沒了!
一時間,沒人再敢作聲。
楊和謙看出秦淵是鐵了心要查賬,而且這項政策並不僅僅是衝著端王去的,而是衝著所有人來的,心也沉了下去。
雖然他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卸任了戶部尚書一職,可有些虧空,是他任戶部尚書的時候就留下的。
秦淵如果真要追繳,會不會追繳到他頭上呢?
楊和謙眉頭緊鎖。
即便不追繳到他頭上,他兒子楊文斌任工部侍郎,也絕對會追到楊文斌身上。
楊和謙閉上了眼睛,想著之後的應對之策。
不管如何,大臣們第一次反對,在秦淵的據理力爭下最終消弭於無聲。
散朝之後,賀臨去了會考府。
經過昨天她跟秦淵的商討,會考府其他成員已經選出來了,都是精通賬目的人。
今天會考府將正式啟動,開始查賬。
既然秦淵已經下令,賀臨不打算給戶部反應的時間,從會考府帶了些人,二話不說去戶部搬賬冊了。
秦淵當朝宣布了讓賀臨查戶部,戶部的其他官員即便想攔也沒法攔,隻能看著賀臨帶人將那些賬冊搬走。
戶部虧空已有數年,即便是隻查一年的虧空都不容易,更何況還要查虧空造成的具體原因。
賀臨這幾天都忙的不行,每天睜眼閉眼都是算盤珠子在耳邊啪啦啪啦響動的聲音。
雖然賀臨總領會考府,不需要每本賬冊都自己核查,但也需要看懂下麵人遞交上來的單子,有些不對的地方,她也要及時發現。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賬房先生這種職業都一直存在,隻是現代改了個名,叫做會計。
這個職業是有一定門檻的,需要足夠的知識儲備以及經驗。
老道的賬房先生,可以很快發現賬目中存在不對勁的地方。
雖然賀臨現代在財務部待過,還考到過注冊會計師,不過古代的記賬方式跟現代截然不同。
他們采用的是四柱清冊法,這種法子更加繁複難懂一些。
好在賀臨從地方一路到中央,也看過不少賬本,結合在現代金融會計知識,下麵的人想糊弄她並不容易。
隻不過賀臨依舊難以忍受這種繁複的記賬方法。
之前是老皇帝在位,她不知諫言了老皇帝會不會同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