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永樂時期後,朱棣在第二天就進行了早朝。
在文武百官的注釋下,他緩緩打開了那份,蓋著大印的傳位聖旨,並讓一旁的老太監念給眾人聽。
“陛下萬年,大明萬年!”
有了這份聖旨在手,那些平日裏對朱棣陽奉陰違的建文舊黨們,也不由得打心底裏佩服起朱棣來。
收起那份不該有的心思,今後還是老老實實輔佐這位永樂皇帝吧。
朝會上,朱高煦和朱高燧兩人,主動將自己的兵符上交。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兩人主動放棄對皇位的爭奪權,讓那些漢王黨,趙王黨,都轉投去太子府吧。
此外,朱棣特別下旨,特封林逸一個虛相的職位。
這個職位是朱棣為林逸特別建立的,因為林逸對他大明的特殊貢獻,再加上朱元璋廢除了宰相製度,所以朱棣破例給林逸立了這麼一個職位。
隻要林逸在大明朝一天,他就可以擁有像宰相一樣大的權力,文武百官、甚至連皇子皇孫們,見了他也得像見了皇帝一樣,恭恭敬敬的行禮。
當然,林逸不可能白當這個官的,他還得協助六部推行新政策,畢竟就他一個懂得透徹,不用他用誰呢?
對此,所有官員竟沒有一個開口反對的,這倒是有些出乎朱棣的意料。不過仔細一想,林逸畢竟不是永樂時期的人,早晚有一天是要離開的,何況他自己也說待不了多長時間,又有什麼所謂呢?
接下來的半年內,朱棣暫且放下那顆想要征戰異族的心,先把內部一些關鍵問題給處理好。
比如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的種植,各大營之間的戰術演練,新式火器的研發,還有民生政策的一些調整等。
等這些問題處理的差不多了,國庫也充盈了,百姓們暫且不用為餓肚子而煩惱了,朱棣這才準備用兵。
這一次,不把瓦剌、韃靼他們打哭,自己絕不回頭!
服用過生命藥劑的朱棣,身體素質回到了三十歲巔峰狀態,半頭白發重新變黑,臉頰上多了少許紅潤之色。
戰前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之後,林逸便動用空間之力,將二十萬大軍全部轉移到了北部邊關之處。
這麼遠的距離,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錢糧,這下有林逸這麼一搞,朱棣不知道省了多少功夫呢。
“預祝陛下旗開得勝,林逸就此告辭了。”
林逸拱了拱手,就準備要離開,返回自己所處的位麵去了。
他畢竟是現代人,見不慣這種戰爭場麵,把他們送到這裏,自己的任務也就結束了。
那些新政策已經開始實行,自己能教的都教給他們了,若有什麼不行的地方,往後隻能靠古人自己了。
朱棣有些傷感,“前些日子,老和尚走了,現如今你也要離朕而去,心裏真是不痛快啊。”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能結識陛下這樣英明神武的皇帝,已經是我林逸最大的榮幸。還望陛下打起精神,不要忘了咱們之間的約定。”
“剿滅倭寇一事,朕不會忘的。瞻基,把東西拿上來。”
聽到朱棣的命令,朱瞻基不敢怠慢,連忙捧著一個包袱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