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裏希少校看向手表,此時已經是7月2日淩晨1點,如果艦隊沒有晚點,這時候應該已經進入塔曼半島近海。
登陸部隊的第一波登陸地點選擇在阿納帕鎮北側,那裏地形開闊,易攻難守,很是適合登陸部隊發動進攻。
隻是塔曼半島上的俄國人有可能會預判到阿納帕鎮會遭到攻擊,重點加強那裏的防禦,為了保險起見,海因裏希元帥決定在阿納帕鎮南方,開辟第二登陸場作為備用。
負責開辟第二登陸場的部隊正是比特裏希少校指揮的“水泥”大隊,考慮到登陸時間是在夜晚,能見度差,直升機部隊無法確定自己的位置,才有了來自“黑水”特種偵查團的施瓦辛格上尉率領一個小分隊提前登陸塔曼半島,為直升機部隊進行導航的秘密行動。
要是沒有精確的導航,直升機部隊很有可能會一頭撞到蘇軍的防空火力網裏。
又等了大約五分鍾,比特裏希少校的副官勞爾中尉急匆匆跑過甲板。
“少校,我們接到信號了。”
比特裏希少校鬆了一口氣,友軍部隊滲透成功,自己的部隊總算是長了“眼睛”,不用像盲人那樣在夜色裏亂撞了。
又過了大約半個小時,比特裏希少校察覺到“好運”號油輪放慢了行進速度,周圍大大小小的艦船紛紛調整航向,重新調整位置。
“我們已經到達塔曼半島附近,進攻馬上就要開始了。”
比特裏希少校興奮地穿過兩架直升飛機之間,走到油輪船舷邊,向北麵看去。
拿著望遠鏡,他剛剛在黑暗中找到遠處蜿蜒起伏的海岸線,就看到上方的夜空中,四架飛機如同蝙蝠般無聲無息地掠過天空,向著遠離自己的方向飛去。
很快,遠處的天空出現耀眼的照明彈,軸心國聯合登陸艦隊中,艦炮噴射出的火焰緊跟著驅散夜幕,猛烈的炮擊徹底打破夜晚的寧靜。
爆炸聲中,海岸上的雷區被破壞,鐵絲網連同木樁被氣浪和彈片撕碎,後方的建築群成片成片坍塌,火焰和煙塵遮蔽了大部分海岸。
炮擊持續了大約二十分鍾後,轟炸機群自西麵的克裏米亞半島飛來,投下更多的照明彈和雨點般的航空炸彈。
趁海岸上的蘇軍部隊被火力壓製住的寶貴時機,兩“藍鯨”級登陸艇母艦上,意大利“聖馬可”海軍陸戰旅的海軍陸戰隊員們紛紛跳進登陸艇,登陸艇母艦上的吊車啟動,將一艘艘登陸艇吊起放到海麵上。
成群的登陸艇漂浮在戰艦旁的海麵上,並沒有立刻發動攻擊。
當炮擊和空襲持續了近一個小時,紅色的信號彈搖曳著飛上天空。
看到信號,登陸艇紛紛啟動,成群結隊地衝向遠處的海岸。
艦隊中比較靠後的位置上,“好運”號油輪上,直升機螺旋槳高速旋轉的聲音充斥在比特裏希少校的耳中。
第一批次的十二架fi-382“黑鷹”直升機騰空而起,在來自塔曼半島上的無線電波的引導下,徑直向東北方向飛去。
站在海岸上,施瓦辛格上尉緊盯著西南方,西南方向的海麵上閃耀出成片的火光,那是登陸艦隊艦炮開火時留下的痕跡。
眯著眼睛,施瓦辛格上尉看到,一群蝌蚪型的飛機“遊”過天空,直奔自己所在的方向飛來。
接到施瓦辛格上尉的命令,兩名偵察兵向天空射出綠色的信號彈。
循著綠色信號彈,直升機群微調方向,直奔施瓦辛格上尉所在的沙灘。
直升機先後落到沙灘上,101特種空勤團的士兵依次跳下飛機,隨後在施瓦辛格上尉的指引下,向身後的樹林裏跑去。
放下士兵和裝備後,直升機群再次起飛,返回“好運”號油輪。
直升機一批接著一批飛來,將“水泥”大隊全員送到海邊。
比特裏希少校隨著最後一批士兵抵達海岸,找到施瓦辛格上尉後,比特裏希少校說道:“俄國人肯定已經知道我們的存在,我們必須搶在他們前麵行動。”
施瓦辛格上尉說道:“地點我已經選好了,你們跟我來。”
《帝國之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