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開戰(2 / 3)

也不想在這個時刻觸他的黴頭,於是就派人傳令去了。

接到王在晉的命令後,浙江寧紹參將何汝賓就罵罵咧咧地帶著兵出陣準備迎戰敵軍。

以前他隻是山東的一名遊擊,幾個月前不久,他才被晉升為浙江寧紹參將。

本來他以為這是一個肥差,浙江一向是大明的膏腴之地,怎麼也不會比山東差。

但是沒想到上任不久,就碰到了這次大戰。

事實上接到平叛的命令後,他的想法和王在晉差不多,以為這隻是一個很輕鬆的任務。

以四省的兵力圍剿一支叛軍,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沒想到打起來之後才知道敵人是一支真正的硬骨頭。

前幾日他們和敵人的步軍打了一仗,結果敵人的火炮實在是太過犀利,他們被敵人的火炮狠狠地一陣炮轟之後不得不退兵,如果不是周圍有著大量的友軍,說不定他們還會被敵人銜尾追殺,然後大敗而歸。

不過即使如此,他們的火炮也全部在上一次的戰鬥中損失殆盡。

“快,快,所有人抓緊時間布陣,準備戰鬥。”

何汝賓的一名家丁頭目對著那些士兵說道。

那些士兵紛紛抓緊時間列陣,隻是他們的士氣都不高,很明顯前幾天的敗仗影響還沒有過去。

何汝賓對這些浙兵還是非常滿意的,浙兵普遍比其他地區的兵要強一點。

由於浙江相對富庶,這裏欠餉的情況相對少一點,因此士氣較高。

而且浙兵精通火器天下聞名,其原因有很多,固然有受戚家軍的影響,浙江的火銃做工優良也是一方麵。

由於南方製鐵都是用木炭,其中含硫甚少,因此製出來的鐵質量普通要比北方的好。

而且浙江工商業發達,這裏的工匠手藝普通較高。

各種因素加起來就導致浙江本地製造的火銃質量很好,不容易炸膛,就連當年戚家軍的鳥銃就是在浙江定製的。

因此浙兵對於火器並不抗拒,反而很是喜歡。

而浙兵正是靠著火器成為天下強兵。

但是和浙兵比起來,眼前這支很像戚家軍的部隊卻更加強大,他們的火器更加犀利,戰術更加出色。

這讓何汝賓極為頭痛!

他坐在馬上觀察著戰場的形勢,發現他被分到了右翼的位置。

這讓他心頭有些沉重,很多名將都喜歡邊翼突破,然後從側翼直搗中軍。

明軍的左翼靠近大海,敵人不太可能進行在左翼進行突破。

那麼最可能的就是右路了。

這個時候他忽然發現眼前的敵人好像是和以前有所不同,大約300名火銃手排成一排,有9排火銃手立於前邊,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好像隻有三排而已,難道他們要搞九段射。

何汝賓略帶自嘲地想道。

火銃手的後邊是由一個個鴛鴦陣的組成的大陣,兩軍相接後,那些火銃手如果沒有完全消滅敵人,他們就會退入鴛鴦陣之中,然後由鴛鴦陣來迎敵。

戚繼光的鴛鴦陣也是遠近聞名,據說以鴛鴦陣對敵,無有不勝者。

那些蒙古人和倭寇都是被鴛鴦陣打得叫苦連天。

至於鴛鴦陣的後邊就是數千名騎兵了,這些騎兵的經驗都非常豐富,雖然大戰很快就要開打。

但是他們仍然是不慌不忙,沒有一個人騎在馬上,而是全部立於馬下以保存馬的體力。

有的還拿出糧食清水,喂起了戰馬。

對於這些騎兵,何汝賓是非常忌憚的。

因為一旦他們戰敗,這些騎兵就會銜尾追殺。

搞不好潰敗就會變成全殲!

以前敵人兵力不足,他們的救援也非常到位。

因此敵人的騎兵並不敢過於放肆,今天恐怕就要不一樣了。

光看敵人敢一下子放出五支千人騎兵隊的架勢就知道,敵人的兵力絕對是相當充裕。

“大人,敵人過來了。”

何汝賓的一名親兵頭目說道。

何汝賓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遠方。

隻見兩裏地外,那些身穿紅色戰襖的士兵正排著整齊的隊列向前。

不過為了區別兩方士兵,他們主動在右臂上係上了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