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1633年出生的法國人沃邦。
沃邦,並不是特別優秀的軍事統帥,甚至他一輩子都沒有獨立指揮過一個軍,但是他是個優秀的軍事建築學家,工程學家。
棱堡是牛B到了極點的軍事建築,在沃邦參軍前,那些棱堡基本很少被攻破過。
即使是攻破,也是進攻一方付出了數倍於守軍的代價才攻破的。
但是他參軍後,這些棱堡就接二連三地被他攻破。
其實他的方法很簡單,既然棱堡是很牛B的軍事工程,那他就用更加牛B的工程破掉它。
他會在那些棱堡外挖一個個和城牆平行的壕溝或者是蛇形壕溝來緩緩接近那些棱堡。
而那些壕溝能夠完全地將士兵隱藏起來,然後將他們通過壕溝送到城牆下方。
大家看過亮劍吧,亮劍裏有一段李雲龍通過挖壕溝將士兵送到鬼子前邊不遠處,然後通過扔手榴彈大破鬼子的橋段。
而沃邦也曾經這樣幹過,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
在西方他還有一個稱號,那就是擲彈兵之父。
他曾經命人製作一些手榴彈,然後讓人將這些手榴彈擲向那些守城的士兵,結果發現這樣效果很好,在複雜地形的情況下甚至比炮擊的效果都好。
因此,這個要塞看起來很厲害,但是在呂岩覺得自己還是能夠攻破的。
為了攻破這座要塞,他可是特意地從明軍的庫房裏取了一些古代版的手雷。
要說手雷的發展,大明可是一點不比西方差,甚至要超過了西方。
大明不僅有具有破片殺傷的手雷,而且擁有拌發式的地雷,能夠用於水戰的水雷,這些都是領先於西方的。
呂岩在地上刨起了下泥土。
賈詡和那些士兵都一臉疑惑地看著他,他這是什麼意思。
當呂岩發現那些泥土能夠刨開就徹底地放下心來。
“我們走吧,先讓士兵們休息一陣,再準備攻城。記得留下一些騎兵看著他們”
呂岩說道。
這些士兵經過了兩天的航海,身體上多少有些不適,說完他就帶著士兵離開了這裏。
*****
*****
就在呂岩觀察紅木埕要塞的時候,紅木埕要塞上也有幾個人用千裏鏡觀察他們。
雷爾生和高文津的臉色有些凝重,他們沒想到敵人竟然將騎兵都運到了島上,看來敵人很不簡單啊。
但是敵人竟然全部都裝備著弓箭和刀槍,這又讓他們感到疑惑,這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
潘秀站在他們後邊,臉上神色也是陰晴不定。
“能幫我介紹一下這股叛軍嗎?看來這應該是一支很不一般的叛軍。”
雷爾生說道。
潘秀想了想,就給他介紹起了這支叛軍。
“他們的首領叫做呂岩,自封秦王,現在正率領著幾萬大軍在福建、浙江和朝廷的軍隊做戰。”
“幾萬大軍!”
聽到這裏,雷爾生和高文津都是一臉的震驚。
以前潘秀和他們說過大明擁有百萬大軍,雷爾生和高文津一直以為他是在開玩笑。
全歐洲的軍隊加起來恐怕都沒有那麼多,他們荷蘭的人口也不過幾百萬而已,如果大明和他們打起來,那豈不是光用人淹就能將他們淹死了。
但是看到呂岩擁有這麼強大的軍艦,他們覺得也許呂岩真的擁有幾萬的軍隊。
潘秀繼續將他知道關於呂岩的事情說了出來,包括呂岩以前曾經是遼東守備這件事。
這件事是相當轟動的,很多老百姓都知道。
說起呂岩去放棄官職去當海盜,很多人都是非常不解,守備和海盜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遠。
就像現在一個人不想幹將軍了,反而跑去當小偷一樣。
但是雷爾生並不奇怪,他也不覺得當海盜有什麼可丟臉的。
因為在他們西方,很多國家的海軍都兼任著當海盜的任務。
最典型的就是英國了,比如英國抵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時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各個海盜勢力。
西方其實都有著很深的海盜情結,在古代,古希臘的傳奇英雄奧德修斯的英雄事跡無一不是燒殺搶掠的海盜行為,但是《荷馬史詩》卻為他的這種海盜行為而熱烈歡呼。
在現代,很多國家都流傳著某個海盜因為搶了一把而一夜暴富,甚至被封為貴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