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白人散布於世界各地,他們的國家占據著世界的絕大多數,因此白人的文化才代表著世界的主流文化。
後世的東方明星一直苦於無法融入世界主流文化,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本事,不如西方人。隻是因為他接受的文化是東方文化,無法融入西方的文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而想要融入世界主流文化,這就意味著必須全麵放棄自己本國的文化,而向西方的文化投降。
這在一些底蘊深厚的大國來看是不可取的,這意味著他們麵對西方白人將永遠低下一頭。
當然一些小國比如某棒子國卻沒有這些顧慮。
他們本來奉行的就是小國平衡之道,東方強了就跟隨東方,西方強了就跟隨西方,這本來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因此在呂岩看來,想讓中國的文化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是一件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
那就是讓中國人取代那些白人,讓他們占領世界各地就行,那樣中國的文化自然而然成了世界的主流文化。
“以後我們還是以首級計功,軍功不僅可以換來土地,而且可以換來爵位。”
呂岩說道。
“一名女真人首級計10點戰功,可在台灣換地10畝,或者在呂宋、爪哇、占城等換地30畝。斬殺紅毛番人和倭寇也可計入戰功,一人計10點戰功。漢軍計一點,漢人海盜也計一點。”
呂岩繼續說道,他一向非常討厭窩裏鬥,因此將漢人的戰功設計得非常低,不鼓勵進行內鬥。
“戰功除了分地之外,也可用於封爵。目前我隻是訂了公、侯、伯、子、男一共五等,每等三級,也就是一共15級爵位。當然,這些是建國以後的事情了,我要說的是現在的戰功都是有用的,就算是朝廷不給大家獎勵,我也會為大家將獎勵給補上。”
“當然,這其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多少戰功可以封爵,爵位的待遇是什麼,這些都有待大家一起商討。”
呂岩終於將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
一個國家的強大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強度,當年商殃改革,造就了秦國的強大。
隋唐的府兵製,也使得隋唐的軍隊稱雄一世。
明宋的尊文抑武,也導致了明宋軍隊的衰弱。
所以呂岩希望建立起一個製度,一個即使沒有這些強兵,也能夠讓軍隊自動強大起來的製度,好為將來和白人爭奪世界做準備。
眾人先是對呂岩拋出這麼多內容有些不適應,但是一說起封爵很多人都是很感興趣。
特別是蒙括,他建議應該在男爵下邊再加幾個低級爵位,比如說斬殺一級即可封爵,因為他們秦國就是這樣做的。
呂岩聽了之後,立刻同意了下來,於是又在男爵下邊加了兩級公士和上造。
隻需獲得10點軍功即可獲封最低級的爵位公士,獲得50點軍功既可獲封上造。
隻是呂岩又規定,如果獲封爵位,那麼戰功就清零,也就不能獲得田地了。
也就是說,一點戰功要麼用於封爵,要麼獲得田地,不可兩者賺得。
除此之外,爵位也分終身和世襲兩種。
終身死後爵位不傳子孫,世襲爵位極難獲得,而且傳子孫後會降一級,如果子孫不再立功會一直降到平民為止。
還有無戰功不得封爵等等。
最後一直討論了幾個時辰才將這些事情的框架大致地定了下來。
有了蒙括等人的建議,呂岩相信,一個以軍功為王的,充滿了擴張欲望的漢人帝國會再次在他手中被締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