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動力核心的零九號移民飛船中一片漆黑,手電筒掃過之處,幾乎全是密密麻麻的休眠艙,數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飛船的整體設計即使放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依然十分先進,舒雲歸雖然不是專業學習飛行器製造的,但好歹也是飛行學院畢業的,無論是實戰操作過的還是在書本資料中記載的,古地球移民飛船都可以算得上是人類科技的頂尖成果。m.X520xs.Com
原本飛船進入太空之後處於失重狀態,想要從底部上升是非常容易的,但此時第九星的重力拉扯著兩人,他們不能漂浮,隻能老老實實攀著扶梯慢慢往上爬。
“動力核心的體積可不小,很難做到悄無聲息地拆除又掩埋。”
舒雲歸抬起頭,黑暗的飛船空間內猶如一個無邊無際的黑洞,正吞噬著每一個擅自進入的人。
“你的意思是……埋藏動力核心的具體位置並不隻有前任國王知曉?”
舒雲歸的眉頭微微鎖起,道:“我有種不太好的預感,或許咱們還是晚了一步。”
舒雲歸也說不出自己這種不祥的第六感究竟是從何而來的,他加快速度往上爬去,隻是下墜容易,爬上去就難了。
兩人中途體力耗盡歇了好幾次,滲不進任何外界光線的飛船中感受不到時間的流動,不知到底爬了多久,兩人才終於爬到了飛船中心部位。
能看得出來,如果這艘飛船還有動力的話,運行起來一定十分壯觀,相比遮天蓋地的提亞迪斯天空島的體量也毫不遜色。
人類掏空了古地球最後的資源建造的移民飛船,成為了初代移民者立足新家園最有力的支撐。
飛船中很多的設備都被拆除了,應該是被初代移民者建造城邦時消耗掉了,此時飛船內部尤顯空蕩。
舒雲歸小心翼翼踏上狹窄的廊橋,手電筒光線照射出去仿佛落入了無邊宇宙中,無論從哪個方向都不能照到邊界。
移民飛船建造的宗旨便是盡可能多的搭載生命體,所以這艘飛船上的各種構造並不能滿足人類舒適生活的需求,它更像一個龐大的貨運專列,用盡一切辦法空出最多的位置用來安放休眠艙。
人類在飛船中的一切生命需求從他們踏上飛船的那一刻開始就會降到最低,雖然有些製度按照現在的人權標準來看十分不合規,但壓縮出來的每一寸空間,都是為了多裝載一個人類而作出的努力。
在飛船中,沒有被分配到任何工作的普通民眾會在進入飛船的時候就進入休眠狀態,他們集中在飛船底層,也就是舒雲歸他們進入飛船的地方,那裏也是整座飛船中休眠艙安置最密集的地方。
而中下層的休眠艙會更寬敞一些,這裏被提供給那些為飛船建造投資過的富人和各國政要,當然所謂的寬敞也隻是相對而言,對比下層的休眠艙,也隻不過是九十厘米學生木板床和一米二單人床的區別,當他們進入飛船的時候,也是一樣會被強製休眠的。
而飛船的正中心便是安裝動力核心和智能主腦的地方,這兩個設備體積龐大、線路複雜,維持著中層以下所有生命體的存活,而上層的人是永遠不會越過中層,到飛船下層去的。
舒雲歸記得,在課堂全息投影中,他看見飛船中層和下層之間有一道堅實的擋板,當時任課教授解釋說這個擋板的作用是用來保護動力核心不受損害,但舒雲歸卻並不這麼認為。
因為他沒有在中層和上層之間看見同樣的擋板。
難道危險隻來源於中下層,不會來自上層嗎?
飛船上層則是宇航員和各國軍政首腦的世界,他們擁有最寬敞的活動空間,可以端著紅酒杯透過落地窗觀看無垠的宇宙、可以在飛船最頂端舉辦舞會,流亡的旅途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相反,失去了下層民眾的監督使他們越發肆無忌憚起來。
他們不需要強製休眠,可以一直在飛船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直到飛船能源耗盡,才會在智能主腦編造的美夢中進入沉睡。
舒雲歸走在狹窄的廊橋上,腳下與中下層隔離開的擋板早已經被拆除了,但痕跡仍在,他低頭看著下方密如累卵的休眠艙,再看向上方寬敞的“大床房”,忍不住道。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別,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存在。”
柯尼莉絲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隻覺得腳下的廊橋實在太窄了,好像設計之初就沒想過會有人踏上這裏,動力核心與智能主腦的設計者似乎對自己的成果非常放心,並沒有考慮過會出現損壞的可能性。
事實證明這確實是非常偉大可靠的發明,即使在沉寂千年之後仍足以成為人類新的希望。
柯尼莉絲雙手拉著舒雲歸的作戰服,兩人慢慢在廊橋上移動著,智能主腦如一顆海膽一般懸在半空中,兩端由廊橋牽引,而它的下方則應該安放動力核心,但此時已然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