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開錢莊,要鹽引(1 / 2)

暖閣裏,衛明說出‘開錢莊’三個字。

明末,錢莊較為普遍,但功能和後世的銀行並不是一回事。

聽衛明這麼一說,李若璉馬上說道:“衛大人,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嘿嘿,李大人,大家是自己人,有什麼你就說。”

李若璉說道:“衛大人,皇上,實不相瞞,為了解決京城外那些不在編的錦衣衛的經費問題,之前,錦衣衛就在全國一些大的州府開辦了一些錢莊。

但是說實話,錢莊的經營也隻是勉強保證他們的吃穿用度,根本賺不了多少錢。衛大人,我不是針對你啊,事實就是如此。”

衛明聽了,眼睛一亮,“錦衣衛在各地開了不少錢莊?”

“是的,衛大人。”

李若璉說道,“這也是為了掩護他們的身份,當然,除了開錢莊,還有些人做點小買賣,也隻能勉強糊口而已。”

“李大人,請問,你們的錢莊是如何運作的?”

“跟其它私人開的錢莊一樣啊,主要就是整銀兌換碎銀,或是碎銀兌換整銀,還有就是替人保管銀子,收點保管費。”

注意,這個時代的錢莊和之前的錢莊,並不支付存款人利息,反而是存款人要支付錢莊保管費,這是錢莊主要的營利手段。

衛明笑道:“張大人,我開的錢莊可跟你們的可不一樣。第一,我要借錢莊發行國債,第二,我不會收存錢人的保管費,反而,我還要倒給他們利息!”

另外幾個人一聽,大吃一驚!

他們聽不懂什麼是國債,但是第二點,他們聽懂了,畢竟,民間也有私人放貸的,借錢就要付利息。

但錢莊是不可能這樣搞的,否則,錢莊虧得血本無歸。

錢莊之所以不放貨,是因為風險大,特別是亂世時期,放貨也是介於鄰裏之間,朋友之間,熟人之間,沒有什麼規模。

另外一點,那個時代的錢莊因為交通的局限性,一般隻經營本地人的生意,跨州跨府的很少。

也隻有有官方背景的才敢跨境兌付銀票,那樣的話,錢莊還要配備鏢師,用工成本也高。

看到他們驚訝的表情,衛明說道:“各位,我先給大家講講什麼是國債,國債簡單來說,就是以我們大明朝廷的名義,向全國各地發行一種政府債券。更通俗的說,就是我們以朝廷的名義,向全國民眾借錢,但是這個錢不是白借,而是承諾在一定時期內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

其實這跟民間借貸是一回事兒,我找你借錢,約定還錢時間,到期後,我就還你本金,還要支付利息。

比如,王大人,我找你借一百兩銀子,我們約好,一年後,我還你一百兩銀子,另外支付你五兩銀子作為利息。

國債不同的就是,借錢的人是朝廷,不是私人,還錢的人也是朝廷,不是私人。相當於朝廷以自己的信用擔保國債的效力。”

他這麼深入淺出的一解釋,皇上,王承恩和李若璉就聽懂了。

皇上馬上說道:“衛大人真是智慧過人,這麼妙的法子都想到了,但是,我們借了錢,還是要還錢,還要還利息,到時候,我們哪裏還得起?”

衛明說道:“皇上,我們把約定還錢的時間定在三年,借錢的麵額,我們可以分為五十兩、一百兩、五百兩、一千兩、五千兩、一萬兩。種類不一樣,還的利息也不同。

比如,一百兩,到期我們還一百兩,另加利息五兩;五百兩,到期後還本金五百兩,另加利息四十兩!

至於債券,我們讓戶部用最好的紙張,最好的印刷工藝來印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屆時期滿,憑券領錢。

皇上,你要是擔心到時朝廷還不了錢,那這樣,我來負責這個事情。朝廷這次先發行三千萬國債,如果發行完畢,其中的一千萬先給我。

三年後,國債到期,我把這一千萬連同應付的利息交給朝廷,怎麼樣?

如此一來,這風險都轉嫁到我的身上,朝廷隻需到時拿出另外的兩千萬就行了。”

皇上沉吟道:“好是好,但萬一,三年後,朝廷也拿不出兩千萬呢?”

衛明咧咧嘴,這皇上真是想便宜占盡啊!

王承恩忍不住說道:“衛大人,你拿一千萬做什麼呢?你三年後,又如何還得起三千萬的利息呢?”

衛明說道:“這就要看皇上幫不幫我了。”

皇上說道:“朕肯定是會幫你的,朕也不知道你拿一千萬做什麼啊?”

衛明說道:“皇上,臣想開一家商號,做點生意,為朝廷抒難解困。”

皇上一聽,馬上明白了。

他想起第二次看到的那個幻象。

他假裝問道:“衛大人要做什麼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