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候將軍絲毫不打算上陣,作為與眾人一起工作的同事,我不妨勸諫幾句,壓下下屬與觸到將軍的黴頭這兩點,你衡量那件事情就比較容易了。”
所以剛激發出來的戰鬥意念在這幾個字的進攻下迅速地消除和無形。
所以營寨外的呼聲還很生氣,營寨內還是什麼都不說。
就這樣,小樊在營寨外喊了半個早上,遺憾的是對麵的營寨裏都沒搭理過他。
本來奔走呼號要刺激他人,卻意外地變成獨角戲。
就這樣,他招手示意帶過來的人們隨便玩,他下馬在陰涼處歇息。
當然,這一招比較煽情,隻不過,眼不見心不厭,營寨以外除基本崗哨、撒開斥候外,其餘人躲躲閃閃。
畢竟外麵這家夥說話真是惹火了。
對著罵,再罵不下去,講道理,自己原來講的是歪理,如果能夠講明白歪理那麼自己就不叫歪理。
最好的選擇是遠離他,饒過耳朵也不使內心備受煎熬。
何樂而不為!
小樊樹蔭下養精蓄銳,內心卻想著應對之策,盡管表示自己早已經理解楊雷的策略意圖,然而這場戲必須要演好一整套。
如果一下子輕鬆一些,使對麵飽經戰陣的侯君集、長孫無忌有所窺見,也不好看。
“那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你告訴我如果我不知道殿下的計劃,當然會更加努力地激勵他們。
現在呢,這個激發的度一定要掌握好,如果實在激發過度或激發不足的話,恐怕自己這個工作都沒法算做。”
小樊心裏思慮的是這一問題。
而眼前這些人口中汙穢之詞早已撒向對麵。
但對麵的回應還是不多。
畢竟在他們看來,聽過小樊陰陽怪氣的話,麵對那些汙穢之詞,內心所受刺激竟然沒有太多回應。
“好吧,還是要繼續保持這樣的強度,否則,如果露餡的話,那自己也能為自己找到個好開心受氣的。”
似乎還需要親自出馬了!
有感於需要人才,小樊再次爬馬到“口舌之爭”前沿。
當然這不能算“爭”,純屬一方對另一方狂攻。
“行了,行了,都停下來吧,喊了這麼久,對麵也沒什麼反應,先休息一會兒吧。”小樊麵對眾人說。
“三哥啊,這幾個人啊,真的一點骨氣也沒有了,就這樣藏在營寨裏,真的沒有男兒氣概。”
小霸似乎有點委屈,很明顯,他認為如果受到這樣的侮辱,哪裏會不理會,自然會早早的全部操起兵器殺出一條血路。
“行得通,又無男兒氣概可言,如何?你是說男兒氣概比性命還重唄?”小樊反問。
“我...我可不是那個意思,可是這些對麵的人總是窩在營寨裏,真是令人不快快。
倒希望他們快點走出去和我們打個好仗,男兒該幹啥。”
小霸說話聲音雖有些低沉,但嘴裏的確沒啥認錯之意。
“他們出來,他們的腦袋就得搭上來,你想與他們爭鬥,他們要是出來,那才是真的傻呢!
行行好,你們也別講話,快給我撤。”
“就是三哥。”小霸搔首弄姿,扭頭躲在眾人後麵。
“或者一定要我過來,過一會兒再看看我的手勢。如果要你和我合作的話,一定要很好搭配。”小樊指示這批人再往前踩幾步準備發動下次進攻。
“裏麵的弟兄們,難道我就說現在連跟我說話的那個人也沒有?
我對你說,那不行,如果我還是來了,如果我沒有死去,那你永遠都是錯的那一方。
老祖宗講了,理不辯不明了,可你一個人,又不知為何物,甚至沒膽量跟我爭論,這個你又能怎樣?
讓我來說,你也別再守著這破寨子不放,搶著投降是正事。”
而營寨外崗哨聽到的話卻想:“跟你爭辯嗎?這不就是在為自己找罪受嗎?還說啥真理呢,一點真理也沒有。”
“我為什麼要讓你們投降呢?因為你們是不正之師,你們與正義之師為敵,這難道是正確的嗎?
你這幾個,就是四處集結來的士卒們,由侯君集、長孫無忌統領,他們倆的上官就是唐朝最可惡的李世民。
我們也知道這位之前太子的名諱就是李建成了,然而這位秦王李世民卻靠著自己的大功告成,死死盯住太子的寶座不放,誰也不給誰,自己去搶奪。
對於皇帝這一職位,他卻在連其子孫都不放過的情況下將兩個血脈相連的哥哥殺死。幸我殿下驍勇善戰,死裏逃生。
如今我殿下率領正義之師,你,忠於屠殺哥哥、禁錮皇上李世民。
如果我是你,我會為你感到慚愧。關中人自來聲稱有什麼“仁義禮智孝”;但你所效忠的是“不忠、不義、不禮、不智、不孝等”之輩。
那麼,既然你還沒有出來投降的話,那麼你這幾個男人,和李世民這陰險狡詐的男人又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我殿下得到皇上親封安陸郡王後,乃已故王子獨血,理所當然成為這個大唐唯一正統傳承人,你出了城池投降了,難不成不怕天下人悠悠之口?”
小樊此番張口,心裏更有一番想法,總之無論他說得有多麼尖刻,估摸著把這個營寨裏的人放出去,也沒有辦法。
而時下能夠最驚心動魄者,則必須要瞄準,直指侯君集與長孫無忌為上。
你們倆效忠、殺兄弑弟是天下人所知道的。拿出這事來、好好羞辱你、莫非你還沒有鼓勵考慮李世民、卻仍然藏在這營裏。
你不出營寨的,那總要派人出去說三道四的,是不是也真是一語不發呢?
那麼,在李世民手下,你能不能混下去呢?m.X520xs.Com
還是自己認為可以混熟?
第九四章舌戰
而營寨內的士卒們,這時聽到這句話後,特別是各將軍們,神情已從不在乎到認真對待。
他們當然知道李世民殺兄弑弟,但有一些東西,隻宜在史書或人心存,如果光明正大地拿出來說說,那就太不該。
遺憾的是,相對的那個人真的有這拿出來說的力量,畢竟楊雷就是受害者,被害人說他的痛苦,這事本來很自然。
因此,不久這些文字便傳到侯君集與長孫無忌之間。
還有一些屈辱他們也能不管,但事關皇帝之位,不由自己心裏沒底。
他們對李世民手下忠貞不二,所以如果對其他人懷疑李世民得了位就沒有發過一句話,他們也可以算是李世民鐵杆擁水泵了。
就這樣,侯君集與長孫無忌商議,長孫無忌命人打開營寨之門,騎馬向小樊不遠而去。
“呦,長孫大人,怎麼,是說到了你主子李世民的痛處了嗎,所以你這個鐵杆要從窩了許久的寨子裏麵出來來給他辯論?
讓我來說,這件事呀,辦就辦吧,再多的辯解都遮不住這件事的真偽,畢竟高貴的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都是死於李世民與你們一夥人之手。”
小樊聲音裏,充滿了認真。
長孫無忌搖搖頭便開口說話。
“不,我想你誤會了,辯解?為何要辯解?我們本就沒有做錯,李建成和李元吉確實是死在了我們的手裏。
但他們的死亡確實沒有一點可憐憫之處。
一位大唐太子,但行事卻有點一點大度之態,而另一位王爺,就更受不了了,說自己行事殘忍都是在美化自己。
又是秦王殿下?這半個大唐世界,被什麼人打下,被秦王打下,被他帶在我們身邊,一刀一炮鎮壓世界。
並非太子、秦王本來就不太在意,李建成本來是嫡長子,被其繼承皇位本來就很平常。
然而太子李建成卻對秦王有著百般猜忌之心,甚至屢次在皇上耳邊進進進讒言,讓皇上對秦王愈發不利,隻有當需要戰爭時,才會想到秦王殿下,連秦王殿下這個能臣良將也會被拆散,會被當作能征善戰、能征善戰、能打善戰天策兵馬。
這一切,秦王默默地承受著,然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是否也因此饒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