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動之前,張建國早就對這些領導做足了詳細調查,什麼人會參與,什麼人不會參與,全都一清二楚。
知道那些人會與自己對立後,張建國要做的就是搞清楚這些人的性格習慣,包括他們的痛處,這樣方便針對他們,激怒他們。
有句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張建國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然而這幫領導並不知曉張建國準備的如此充分,他們之所以合起夥來聯袂而至,就是想靠著人多勢眾給予張建國充分的壓迫感。
即便是張建國有所應對,或者說難以對付,這些領導也可以打車輪戰,一個個的去給張建國上壓力,相信用這種辦法遲早能把人拿下的。
可領導們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也把張建國想的太軟弱,以至於他們十幾個人忙活了大半天仍舊沒有絲毫的收獲。
事情沒有進展也就算了,關鍵是張建國伶牙俐齒,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候靠著嘴皮子功夫輕易的逆轉當前的局勢。
之後更是乘勝追擊,不斷的抓人短處口吐芬芳,把這幫領導氣的臉紅脖子粗,頭頂冒青煙。
而一旁的保衛科成員更是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一次性吃瓜吃到了飽。
他們怎麼都想不到往日這些高高在上,儀表堂堂的領導們會有這麼多的黑料。
關鍵是張建國說完以後,這些領導的反應和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就足以說明張建國說的話沒有任何問題,並非空穴來風。
到最後,本應該是張建國腹背受敵,騎虎難下的,結果卻變成了領導們的神經高度緊繃,頭暈目眩,甚至有幾個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一度想要撒手離開,但架不住周圍領導的阻攔,他們隻能強行留下來。
畢竟都是一條賊船上的人,誰也不想有人現場當逃兵,主要是他們深知張建國極難對付,這個時候少一個人他們就多一分壓力。
尤其是張建國已經曝了這些領導很多黑料,其中有一部分連別的領導都不知曉,所以搞到最後誰也也不肯放人走,等於是要拉著一起社死。
這個場麵可把張建國給逗的不行,他想過這幫人可能會憤起反擊,或者做出一些比較過分的行為,但實在是沒想到他們會互相糾纏,狗咬狗。
到了這個時候,張建國的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想法。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再繼續拖下去也要到下班的時候,張建國決定抓住機會,再看一場精彩的表演。
於是,在機會合適的時候,張建國開始了他的最終計劃,挑撥離間!
剛開始張建國隻是針對某個人進行爆料,現在他故意把戰火引到其他人的身上去,以此來加深其中部分人之間的仇恨矛盾。
要知道整個軋鋼廠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江湖社會,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情仇,也包括這幫領導,他們的位置也是常有變動的,這源於他們之間的強烈競爭。
所謂競爭,自然就是要明槍暗箭一起放了,新仇舊恨也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