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詠穿越了,穿越到了北宋朝另外一個狄詠身上。
狄詠上輩子是軍人,戍過邊關,上過軍校,立過功勳,隻是犧牲得有些意外。
這輩子狄詠還是一個軍漢,隻是年紀不大,堪堪十九,不過已經在軍中摸爬滾打了好幾年,上陣殺敵的次數也不少,如今在京畿天武軍中任營指揮使。
狄詠年紀輕輕就能任營指揮使,一來是因為他在軍中作戰勇猛,二來是因為他爹名叫狄青。
狄青何許人也?北宋戰神一般的人物,北宋第一猛將,年少之時因為與人鬥毆獲罪充軍入伍,從一個小兵開始,屢立戰功,步步高升,甚至一度帶兵打得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俯首稱臣,在軍中威望一時無兩。
後來經略數州兵馬,功勳卓著,剛剛被招入京中,任樞密院副使,也就是大宋朝廷軍事機關二把手。
今年是皇佑四年,狄青入京也就是今年的事情,身為狄青三子的狄詠也就隨之入京,到得禁軍之中天武軍任職營指揮使。㊣ωWW.メ伍2⓪メS.С○м҈
隻是事情有時候並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那麼好,自從入了汴京城,狄青的臉上就一直愁容滿麵。
這大宋朝什麼都好,這汴京城也什麼都好,一百多萬人口的城市,繁盛之景,哪怕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不過記錄了這座城池的一角而已。
獨獨不好的是這大宋朝對軍漢不友好,特別是這首都汴京城,對軍人有一種莫名的偏見,特別是狄青這種出身低微,臉上還帶有囚犯刺字的軍漢,更是處處都不受人待見。
大宋朝重文輕武,甚至已經到了重文防武的地步,這與大宋朝的出身有關係,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武將造反篡國,自然也就要防著其他人效仿。
越是功勳卓著的將領,自然越得防著,狄青顯然就是被防範的對象。
狄青這個樞密院副使看起來是高官厚祿,其實也是變相的讓狄青離開軍隊,離開軍權。
而在樞密院內,也輪不到狄青來做主,那都是朝廷文人大佬們做主的地方,狄青這個樞密院副使反倒更像是一個榮譽頭銜而已,沒有絲毫的實權。
所以狄詠這個營指揮使其實也是個虛職,也沒有實際的營曲人馬,也不必去軍中上值,其實也就是無所事事。
穿越而來的狄詠,對這個時代也算得上熟悉,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實在太有名了,宋仁宗一朝,當真名人輩出。
什麼柳永、範仲淹、晏殊、夏竦、富弼、韓琦、文彥博,還有後世被人稱為包青天的包拯,亦還有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轍、曾鞏、晏幾道……
一個文人璀璨的年代,就這麼一個年代,幾乎占據了後世語文書的半壁江山。
卻也是一個武將卑微悲哀的年代。
身為將門虎子,在這麼一個文風鼎盛的汴京城內,狄詠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今天是狄詠跟著戰神老爹狄青入宮麵聖的日子。
父子兩人大清早就從家中出發,坐上車駕往皇城而去。
對於這個父親,兩世為軍人的狄詠自然是敬重有加,但是心中卻有點疑惑,開口問道:“父親,為何今日官家偏偏要召我這麼一個小小的營指揮使去見?”
官家,是宋朝對皇帝普遍的稱呼,鄭重一點的時候也稱呼陛下,還有什麼天子之類的自然也可以。
狄青轉過頭來看著狄詠,眉頭微鎖,似乎在沉思,狄青是個帥哥,年輕時候俊朗非常,導致他在打仗的時候為了顯得自己凶惡,故意帶一個青麵獠牙的銅麵具,還披頭撒發,常常以此打扮親自衝殺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