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是不能當了,給個南陽王,邊上涼快去,朱聿鍵沒涼,弘光朝廷卻是集體涼了。
朱聿鍵很悲憤,我就坐個牢,也沒穿越時空啊,咋我一出來,大明就沒了呢?
悲憤的朱聿鍵在路上遇到了潞王朱常淓,就是當初跟朱由崧爭奪皇位那個,朱聿鍵請他繼任監國,領導江南百姓抗清,潞王沒答應。
於是朱聿鍵繼續走,走了幾天後,消息傳來,潞王監國了,沒等朱聿鍵高興,消息又來了,潞王向清軍獻城投降了。
朱聿鍵:……廢物,無恥之尤!
正在這時,朱聿鍵遇到了鎮江總兵官鄭鴻逵,一番交談後,鄭鴻逵邀請朱聿鍵去福建,朱聿鍵答應了。
到達福建後,鄭芝龍、黃道周一齊上表請朱聿鍵監國稱帝,朱聿鍵想起朱由崧、朱常淓那倆,許是覺得這些人都靠不住,我上就我上,幹了!
於是隆武政權誕生,但他高估了鄭芝龍、黃道周,這倆人,鄭是有能力沒心思複明,黃是有心思沒能力複明……總結,都靠不住。
內有憂,外也有患,某位靖江王眼看天下大亂,跳出來搞了個洪武278年的年號,也想當皇帝。
這朱聿鍵能忍,反手給他摁了,靖江王的事情剛結束,魯王朱以海又監國了,雙方的利益集團為了皇位,為了從龍之功,為了正統性,又掐上了。
朱聿鍵:……人生多艱,身邊全是豬隊友!
還好多年的牢獄生活沒讓朱聿鍵成為廢物,在當上皇帝後,立刻總結崇禎、弘光朝廷失敗的原因,迅速結束了黨爭,把聯虜禦寇改成了聯寇禦虜,聯合農民軍一起對付清軍。
李自成死後,李錦、高一功等原大順軍殘部在湖南聚集駐紮,朱聿鍵想的就是聯合這些農民軍的力量一起對付清軍,但這事誰能去做呢?
堵胤錫,這是南明難得有遠見的大臣,單騎入營,說服了大順軍殘部,將農民軍改組為忠貞營。
朱聿鍵聽說後非常高興,給堵胤錫升官,給忠貞營諸將封侯,準備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連已經剃發的百姓,他也一視同仁,一起抗清。
然並卵,朱聿鍵想法再好,手上也沒有實權,給人升官就隻能單純的給道聖旨升官,什麼糧草、財物,通通沒有。
關鍵當時承認他地位的那些官員,也都隻是承認他打的旗號,對於朱聿鍵的命令,那是一個都不聽。
清軍來了,鄭芝龍準備投了,黃道周倒是抗清,但他沒能力,朱聿鍵也想抗清,還是沒能力。
於是乎,在黃道周組織幾千人北上抗清的時候,朱聿鍵隻能給他一百道空白聖旨,想填啥填啥吧,物質支持沒有,隻能給政治支持了。
黃道周帶著人和空白聖旨走了,跟清軍打了一仗,人沒了,朱聿鍵的心態也崩了。
鄭芝龍要投降,鄭成功要離開,我還留在這裏幹什麼?走了走了,去江西,聯絡大軍再來過。
朱聿鍵帶著自己的皇後,以及幾千名願意跟隨他的士兵離開了,準備前往江西,聯絡各地義軍抗清。
半道遇上清軍,然後就沒然後了,福建淪陷太快,鄭芝龍投得太過徹底,朱聿鍵都沒跑遠,人在半道就被堵了。
悲劇的一生走到了終點,就這樣吧,能說啥,生在這個時代,就隻能被浪潮推著走。
朱聿鍵死後,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監國,也就是南明四帝之永曆,江湖人稱朱跑跑。
這人也是真能跑,聽說清軍朝廣東來了,二話不說就放棄了肇慶跑路,於是朱鍵的弟弟朱聿鐭以兄終弟及的規矩登基稱帝,年號紹武,南明四帝之一。
紹武帝登基,朱由榔不幹了,又跑回來稱帝,還跟紹武政權打了一場,而就在兩人內訌的關頭,清軍殺到,朱由榔又跑了,紹武帝成了俘虜,然後自盡殉國。
南明四帝至此去其三,剩下一個逃跑皇帝朱由榔……該說不說,這人的運氣是真的好,要不是南明內部派係林立,綜合來看不如清朝內部團結的話,沒準還真讓他翻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