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景泰八年正月17日,太上皇朱祁鎮經過奪門之變,成功複辟,達成大一統王朝第一個太上皇複辟的成就。
要說奪門之變為什麼這麼容易!首先,景泰朝太子未定,所謂的國本不穩,皇帝朱祁鈺僅有一個兒子,結果早夭。
那算來算去,宣德皇帝朱瞻基一脈最有資格當太子的後輩就隻有朱見深一人,而朱見深的老爹就是太上皇朱祁鎮。
大臣們不一定希望朱祁鎮複辟,奈何朱祁鈺沒兒子,這是硬傷。
另外,朱祁鎮、孫太後兩人的關係網太深也是一個問題。
朱祁鎮好歹當了十四年的正統皇帝,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員,多數由他提拔重用,這些人中自然有不少人對他感恩戴德。
反之,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當上皇帝後,因為瓦剌的威脅近在眼前,為了朝局穩定,他可沒大肆清理朝堂,清理自家哥哥的舊人。
再次,看看參與奪門之變那些人,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軏、武將張輗、老將王驥、太常卿許彬、左都禦史楊善、左副都禦史徐有貞、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等人。
石亨什麼人?靠著北京保衛戰成功封侯的武將集團新貴,手中有兵權。
張軏、張輗,單說他倆沒啥知名度,但他倆的哥哥可是英國公張輔,張輔死後,其子張懋年幼襲爵,英國公府可是他倆執掌的。
不會有人覺得一座國公府啥能力都沒有吧?土木堡一戰勳貴集團雖然損失慘重,但英國公、成國公這兩座國公府受到的影響並沒有多大。
一句話,雖然傷筋但不至於動骨,畢竟誰讓他們的祖宗牛掰呢,張玉、朱能多猛,張輔也不遑多讓。
勳貴集團一論關係,哦,那誰誰誰,當年也曾在英國公、成國公麾下聽調,逼格蹭一下不就上去了。
張軏、張輗倆兄弟選擇幫朱祁鎮,就已經代表英國公府以及他們的關係網選擇幫朱祁鎮複辟,這股力量顯然不小了。
再說王驥,作為明朝文臣封爵的“三王”之一,不論是勳貴裏還是文臣這邊,這老將可都有關係,他選擇幫朱祁鎮,就又是一大堆人倒向朱祁鎮一邊。
許彬、楊善、徐有貞,這仨奪門之變功勞最大的是徐有貞,但論影響最大的得是楊善。
因為他是督察院左都禦史,屬於督察院的老大,與六部尚書一起號稱七卿,屬於朝廷重臣。
他這一倒向朱祁鎮,不說督察院全體,至少六成禦史會跟著幫朱祁鎮複辟。
最後是曹吉祥,這是個太監,重點他是個能領兵的太監,同時他跟曾經的大太監王振有關係,還能自由出入皇宮,找孫太後聯絡。
別小看孫太後,這人雖然不像影視劇中這麼猛,但論起來,從宣德三年成為皇後開始,後宮那塊地方她已經掌控二十多年了,隨隨便便一個不起眼的宮女、太監可能都是她的人。
就這幫人聚在一起,武將的力量、文臣的力量,英國公府、督察院、後宮……除非朱祁鈺身體康健,除非於謙、王文一直對這些人嚴防死守,不然或早或晚都有大亂子。
很不幸,朱祁鎮一行人奪門的時候,朱祁鈺正值病重,於謙、王文也沒注意到這些人的動向,於是他們倒黴了。
朱祁鈺被廢為王,被病死,被毀掉帝陵,加惡諡,他的杭皇後還被從帝陵裏拖出來換地方,嬪妃被逼殉葬,老娘孤苦終老,兩個女兒被低嫁,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