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朱瞻基的黑曆史(2 / 3)

朝廷的政策在朱棣的掌控下,由內閣、六部協力商定,隨即通過1936處驛站,下發到全國各地,讓地方三司長官照做。

直到洪熙朱高熾上台後,為了答謝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一眾支持者……為他坐過牢的支持者。

於是他給三楊等人加了銜,內閣大學士品級低?沒事,我,朱高熾,讓你們兼領六部尚書銜,這品級不就一下子上來了!

到了宣德朱瞻基時期,內閣進一步完善,天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先在通政使司彙總,然後由司禮監呈報給皇帝。

皇帝看過後再交由內閣草擬意見,司禮監負責批閱,最後由六科校對,沒問題的奏章就此下發執行。

此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了萬曆朝,張太嶽為首輔後,大小事務皆入內閣,六部尚書徹底成了擺設。

張居正:什麼首輔?什麼宰相?我都不是,我隻是攝政王!

朱元璋:……淦!(-`ェ´-怒)

趙匡胤@朱元璋:大家快閃,老朱破防了!

嬴政:……還真是遵守祖製的好兒孫啊!

劉邦:怪不得明朝皇帝多才多藝,原來竟如此清閑。

李世民:能玩兩百多年的製度,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別光盯著壞處看啊!

劉徹@李世民:喲,這就迫不及待維護朱老四了!

李世民@劉徹:……你放屁!(*≧m≦*)

雍正:原來……李二跟朱老四才是……抱歉,打擾了!

朱棣@雍正:……你大爺,你個補刀狂魔,瞅準機會就要背後給俺一刀是吧?

雍正:嘿嘿嘿,你發現了啊!

朱棣:……特麼……俺**你個**!

言歸正傳!

朱瞻基讓人詬病的第三點,裁撤奴兒幹都司,召回流官。

奴兒幹都司,為明朝在黑龍江下遊設置的管轄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等地的最高地方軍政合一機構。

事情還要從洪武八年說起,這一年,朱元璋在東北地區設置了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以管轄東北地區。

到洪武二十八年,明朝總兵官周興、莊德等人率軍進駐腦溫江、忽刺溫河、斡朵憐一帶,興建奴兒幹等衛所,派兵駐紮。

永樂七年,明朝決定升奴兒幹衛為奴兒幹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幹都司,駐守奴兒幹城,這個曾經的元朝征東元帥府故地。

奴兒幹都司為地方最高一級的軍政合一機構,直接隸屬於明朝中央,明朝在此設立機構的同時,還不斷開通驛道,保證文書傳遞、貢賦糧餉的運輸。

顯然,在朱元璋、朱棣時代,明朝是有拿下東北全境的野心的,且在不斷開拓領地。

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太監亦失哈十次受命前往奴兒幹都司巡視,並且修建了永寧寺。

巔峰時的奴兒幹都司,管轄範圍包括:鄂嫩河以東、庫頁島、外興安嶺以南、日本海以北、圖們江上遊,以及黑龍江流域和烏蘇裏江流域等廣大地區。

也就是現在吉林、黑龍江全境,以及內蒙、西俄的一部分地區。

明朝在此設立了許多衛所,其中一百多個是永樂、宣德年間所設,其餘衛所是宣德朝之後設立,萬曆朝,達到384衛,24所。

萬曆後期,東北地區逐漸被努爾哈赤所領導的建州女真吞並、進行統治。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明朝對於東北的統治方式為羈縻,也就是封賞當地少民領袖為官,讓他們帶著部落子民為明朝守邊。

也就跟明朝西南地區的土司差不多,允許土司世襲,但是朝廷有權征用土司兵馬,要求土司為朝廷效力……當然,東北這些羈縻地區,明朝對他們的統治僅僅限於王朝強大時期。

到後來,萬曆時期統治就失效了,畢竟都造反了,什麼皇帝?不認識!

這跟明朝西南土司完全屬於兩個極端,西南那些土司可是明亡後依舊為朝廷效忠,戰至最後的。

比如秦良玉的石柱白杆兵,土司白再香、雲貴更不用說,永曆小朝廷的大本營就在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