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宗文皇帝朱棣……拜朱厚熜所賜,他也可以升級叫成祖,這家夥的黑料比他爹朱元璋少點,但也不算少。
明朝十六帝,朱元璋自然是毫無爭議的第一,畢竟是開創者,而朱棣,那是毫無疑問的第二,幹的事情太多了。
其餘十四人,能爭的也就是第三……戰神除外,毫無爭議的倒數第一。
1360年,一個男嬰於戰火中出生……當然,這個戰火指的隻是當時的大環境,至於朱棣自己,有他老爹朱元璋頂前麵,他有啥危險?
雖然當時他爹一不是王,二不是皇帝,但他老爹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馬仔,可能少些關愛,但還能少了朱棣的吃穿?
1368年,朱棣8歲時,他老爹升級了,吳王朱元璋,搖身一變成了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而他,朱棣,如今可稱皇子。
1370年,朱棣獲封燕王,1380年,正式就藩北平,奉他老爹的命令,帶著軍隊去折騰北元。
1390年,朱棣成功招降北元乃兒不花,聲望達於天下,成為朱元璋倚重的大將。
1398年,朱元璋去世,小侄賊朱允炆繼位,《叔侄大亂鬥》正式開拍。
小侄賊要削藩,把朱棣同胞兄弟抓了,廢為庶人,貶往雲南,同時還廢齊王、代王、岷王,這都不算啥,關鍵湘王被逼死了。
雖然這跟湘王朱柏的暴脾氣有一定關係,但是人們都會想著,這小侄賊要是不逼得這麼緊,湘王何必自焚?
這不是削藩,這他喵的是殺藩,知道的都知道朱允炆是他侄子,不知道的還以為陳友諒轉世報仇來了呢,這麼狠!
朱棣顯然不能忍受自己像條狗一樣被小侄賊廢為庶人,攆去苦寒之地,或者囚禁鳳陽,於是他造反(劃掉)他起兵靖難了!
四載幹戈,無數白骨,奠定了朱棣的皇位,至於小侄賊,朱棣許是覺得自家大哥在下麵寂寞,於是送小侄賊去陪大哥了。
同時,朱棣削去建文四年的記載,硬生生又讓他爹朱元璋加班四年才罷休……沒說的,大孝子一個,孝出強大,易挨打!
搞這麼一出,隻為證明一件事,俺,朱棣,洪武三十五年,俺爹親自傳位俺的……不接受任何反駁!
朱厚熜:明白了成祖,知道了成祖,放心吧成祖!
朱棣:……叫俺太宗啊,魂淡!(#`皿´)<怒怒怒怒怒怒!!!
為了證明自己是老爹朱元璋最愛的崽,朱棣先是重修《明太祖實錄》給朱元璋搞了點異相,所謂龍臉!
同時暗戳戳損了一下大哥,比如大哥朱標某月某日又惹老爹生氣了,俺爹某月某日又誇俺了。
甚至於,還說朱元璋死前大聲呼喊朱棣的名字,準備傳位給朱棣什麼的,然後讓小侄賊破壞了!
……我們充分理解一個缺愛的人,對於親情(權力)的渴望,同時也理解一個人對於自己名聲的在乎。
但是……朱元璋要真這麼愛你,為啥不立你當太子,為啥從洪武二十五年朱標死後,整整六年時間內,不給你一點機會,難道是愛得太深,想要好好保護?
你說改就改吧,改著改著偏把自己改得親娘都不認識……不對,是改得大家都不認識你親娘是誰了!
同時,削藩,接著小侄賊當年沒完成的工作繼續推行……把殺削變成正經削藩。
於內,設內閣……畢竟不是誰都像朱元璋一樣,肝上長個人,天天007容易猝死!
同時,設東廠,重用太監……好吧,他用的那些太監確實不錯,下西洋的鄭和、巡視奴兒幹都司的亦失哈、巡視烏思藏的侯顯。
小活弄完,朱棣正式開始整大活!
第一,修大運河,朱元璋不敢修的,俺朱棣來修,準確來說是疏浚大運河。
第二,營建紫禁城,遷都北京,這地兒以前是朱棣的藩地,大本營,京城放這裏,睡覺挺放心,同時……方便吃飯睡覺打蒙古。
話說,有人覺得朱棣這個叫天子守國門!
但要是問朱棣的話,他大概覺得:你放屁!
什麼國門?那是俺的後花園,有事沒事就去草原溜達一圈,要不是後麵兩次版本沒有更新,那就不是五出三犁了!
當然,朱棣遷都的時候大概忘了江南百姓的賦稅交接,於是沒處理,導致江南百姓憑空多了不少運輸費用,坑得不行。
五出三犁,五征漠北,南占安南,東北設奴兒幹都司,管轄黑龍江、烏蘇裏江、庫頁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