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元成宗鐵穆耳(1 / 3)

孛兒隻斤.鐵穆耳,元世祖忽必烈之孫,太子真金嫡三子,母為太子妃闊闊真。

太子真金死後,皇位繼承人按理應由太子真金一脈的人擔任,但彼時,忽必烈的嫡四子那木罕還沒死,因此忽必烈有些猶豫不決。

據說,忽必烈曾經答應過要立那木罕為太子,之所以後來反悔,是因為真金比那木罕更出色。

但問題是,真金死了,培養了大半輩子的繼承人突然沒了……這個感受大概隻有朱元璋能懂。

忽必烈很難受,但為了王朝的未來,繼承人是必須選的,且隻有三個選擇。

一,嫡四子那木罕。

二,真金嫡長子甘麻剌。

三,真金嫡三子鐵穆耳。

三個選擇,忽必烈非常猶豫,決定再考察考察,然後……那木罕沒了。

好了,這次選擇再少一個,就剩倆了。

兩個皇孫中,甘麻剌既嫡且長,本來很有機會,奈何這家夥打仗不行,表現非常弱,忽必烈讓他外出統兵,基本在吃敗仗,外加還有口吃的毛病。

至於鐵穆耳,這家夥打仗倒是可以,但有個毛病,愛喝酒,且屢教不改,讓忽必烈很頭疼。

兩個繼承人,忽必烈都不是很滿意,奈何能選擇的隻有兩個,那沒轍了,矮子裏找高個,就是你了——鐵穆耳。

1293年6月,忽必烈授鐵穆耳皇太子寶,同時讓鐵穆耳率軍駐守老家和林,另外還派了心腹玉昔貼木兒做他的助手。

名份,忽必烈給了,老臣支持,忽必烈給了,結交軍將的機會,忽必烈給了,這要是還把握不住……別爭了,趕緊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好在,鐵穆耳畢竟不蠢,在漠北呆了近一年,成功和邊軍結下情誼,為以後的登位做足了準備。

1294年,忽必烈病逝,臨終前給鐵穆耳留下遺詔,同時安排了三個顧命大臣,分別是——滅宋統帥,知樞密院事伯顏、禦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平章不忽木。

之所以有遺詔、有顧命大臣、有邊軍支持後鐵穆耳還不能直接繼位,原因一是因為鐵穆耳沒被正式冊封,二是元朝皇位的特殊性,皇帝不僅僅是中原皇帝,還是蒙古大汗,必須得到蒙古貴族支持。

於是,同年,忽裏台貴族會議召開。

參與皇位爭奪的有兩位,甘麻剌和鐵穆耳。

會議一開始,太子妃闊闊真和三位顧命大臣就站到了鐵穆耳一邊,留下甘麻剌孤零零站著,挺尷尬。

按說,參與皇位爭奪的兩人都是闊闊真的兒子,哪個上位她都是太後,為啥會偏幫一人呢?

因為甘麻剌從小就沒被闊闊真親自撫養,而是養在忽必烈、察必皇後身邊,母子兩人因此親情淡薄。

呐,畢竟是在召開貴族會議,一來就開除甘麻剌多少有點不好,於是,闊闊真提出,讓兩人背成吉思汗鐵木真留下的寶訓,誰背得好,誰繼位。

看著是不是很公平?甚至於還舍棄了鐵穆耳本就占據的優勢。

但是,關鍵點在於,甘麻剌口吃啊,你讓一個口吃的人和一個正常人背書……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嗎?

麻辣哥想抗議,但抗議無效,參與會議的人基本都支持鐵穆耳,之所以叫他來……可能蒙古貴族也需要的儀式感吧!

好了,鐵穆耳勝出了,於是,忽必烈死後,木耳繼位,麻辣被迫退出,曆史進入元成宗時期。

元成宗有啥特殊貢獻嗎?答案是biu得。

總共在位13年,前麵幾年一直遵循忽必烈的處政態度,後麵幾年要不在打仗,要不在大興土木建房子。

建設,是沒有滴,破壞,是很有滴。

人口是沒有增加滴,倒是減少了不少。

經濟,在持續倒退。

吏治,在持續腐敗。

軍事,有勝有敗。

總的來說,也就占了個皇帝位置,元史中必不可少,不然的話……誰知道木耳?還是鐵的。

說說大興土木這事,這是鐵穆耳為了給他老娘闊闊真祈福,於是準備在五台山建一座佛寺。

想法非常好,孝心很不錯,百姓表示……希望你娘死早點。

為啥嘞?

因為他為了建佛寺完全不拿百姓當人看,僅僅是砍樹、運木材,就死了近萬百姓,算上建造過程中死傷人數,保守估計也是數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