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趙九妹,多少蒼生淚?
李世民:為什麼朕常罵九妹?因為我對它愛得深沉!
朱棣:愛之深,責之切,李二,俺懂你!(๑•́ωก̀๑)
雍正:……兩個戲精,你們這樣叫朕怎麼跟。
李世民:人生如戲,處處演技,你不懂。
朱棣:俺哭了嗎?好吧,俺裝的,下次還敢,哈哈哈!
雍正:……
朕不認識這倆人。
且說九妹死後……不對,生前,因為這貨在苗劉兵變中喪失了生育功能,唯一的兒子也早夭,其他宗室都在金國……
所以九妹很無奈,找個皇位繼承人還得從宋太祖一脈找,因為宋太宗一脈都讓金國包圓了。
這就造成了一個曆史奇景,兩宋十八帝,北宋開國皇帝是趙匡胤,後麵皇帝全是趙光義一脈。
南宋開國皇帝是九妹,後麵皇帝全是趙匡胤一脈,兩邊都是九個,對稱,太對稱了。
對於趙匡胤一脈的皇帝,有個評論是這樣說的:一個王者號,讓趙光義一脈養成了青銅,然後扔回來。
好吧,雖然、但是,好像還真有點道理。
且說南宋第二任皇帝趙昚,字元永,生於西元1127年……靖康年間出生,有點意思哈。
這位仁兄曾用名有點多,初名趙伯琮,被九妹收養後改名趙璦,封王後又改名趙瑋,冊封皇太子時又改名趙燁(趙火華(\\u0027◇\\u0027`))
最後最後,改名為趙昚,然後這個名字一直用到死。
說回正題,1127年11月27日,趙昚生於秀州青杉閘的官舍,他生父趙子偁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六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後代,屬於九妹的遠房堂兄。
趙昚出生時,趙子偁時任嘉興縣丞。
前文說過,九妹唯一的兒子早夭,他也丟了生育能力,於是,在1132年,九妹便派人尋訪宋太祖趙匡胤一脈的宗室子弟。
要求是比九妹低一輩的伯字輩孩子,時年7歲以下,選出10人,趙昚赫然在列。
隨後10人又經過一次審查,最後選出了胖瘦仙童,胖的叫趙伯浩,瘦的就是趙昚。
九妹見過兩人後,毅然決定……選胖的,給了趙昚300兩銀子,讓人送他回家。
如果到這裏結束,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乾淳之治,好在,九妹的眼睛這個關鍵時刻沒瞎。
九妹叫停了趙昚,表示自己剛剛沒看仔細,讓兩人叉手並立,仔細觀察。
然後嘛……一隻喵喵打這兒經過,趙昚很安靜,趙伯浩卻腳癢,踹了喵喵一腳,於是他出局了。
九妹很無語,一隻貓而已,你沒事兒踢它幹嘛?
九妹覺得這樣的人並不能承擔社稷重任,於是最終決定留下趙昚,收養在宮中。
趙昚被選中後,九妹帶他進入後宮,去見張婕妤、吳才人、潘賢妃。
彼時,三人正在聊天,見趙昚進來,潘賢妃因為剛剛喪子,觸景生情,慘然不樂。
張婕妤卻笑著向趙昚招手,於是,趙昚撲入張婕妤的懷抱,就此定下由張婕妤負責撫養趙昚。
同時,九妹專門在宮中建了資善堂,以供趙昚讀書,並由宗正少卿範衝、起居郎朱震負責趙昚的啟蒙教育。
時間來到1142年,這一年,趙昚進爵普安郡王,隨著年齡漸長,趙昚開始關注起了時局,然後就發現……誒,不對,我這便宜老爹咋這麼慫?
還有那位秦相,怎麼感覺這麼不對呢?什麼情況?
深入政局後,趙昚終於看清了,秦相不是不對,那是非常不對好吧,滿口偏安之策,朝堂遍布黨羽。
朝堂上麵有壞人啊!
時間來到1144年,這一年,衢州發生民變,秦檜在沒有上報九妹的情況下,就私自派禁衛軍去鎮壓。
趙昚對此很不滿,我擦,秦老貨你居然敢擅權自專,有把皇權放眼裏嗎?
趙昚選擇了告狀,直接把這件事捅到了九妹那裏,於是九妹有點不滿,召來秦檜責問。
顯然,九妹和秦檜什麼關係,那是暗地裏不和,表麵上好得穿一條褲子的人,區區小事,哪能把秦檜怎麼樣?
倒是趙昚,因為這件事,徹底得罪了秦檜。
如果隻是得罪就算了,關鍵趙昚那個便宜老爹趙九妹也不幹人事,明明自己查出來的秦檜的一些不法事實,偏偏要推在趙昚身上。
趙構:呐,這可不是朕信不過秦相,都是朕那便宜兒子說的。
秦檜:……趙昚,我記住你了。
趙昚:……(讀書中)怎麼突然後背一涼?
積少成多,沒仇也成仇了,更別說兩個人本來也看不對眼,於是,紛爭開始了,郡王大戰宰相,九妹默默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