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人名為郭藥師,因為手下有一支很能打的軍隊,所以很受宋徽宗重視。
郭藥師也覺得自己是很受重視的,直到張覺被殺,金國問罪時,一眾遼將都在暗中觀看,看宋朝的態度。
結果萬萬沒想到,宋徽宗居然想都不想就把張覺砍了,腦袋送往金國。
一眾遼將都驚呆了,合著你大宋的重視就是這個樣子?這種重視勞資寧願不要。
物傷其類,一眾遼將都寒心了,什麼狗屁宋官家?什麼狗屁宋朝,不呆也罷。
放郭藥師這裏,他雖然也覺得寒心,但卻也不想投降金國,他更願意自己單幹,直到讓金國揍了一頓後……
郭藥師:大金陛下劍鋒所指,末將必奮勇當先!
於是,金國東路軍推進非常順利,沒多久便打到了宋朝都城開封。
趙老狗聽到消息後屬實嚇壞了,慌忙傳位給兒子趙桓,自己則帶著心腹往南逃跑。
趙桓也想跑,無奈有一個大臣抓住了他的衣服,這個大臣叫李綱,開封守護者。
聽聞金軍南侵的消息後,趙桓很慌,非常慌,他信任的大臣李邦彥、張邦昌等人也很慌,於是主張割地、賠款,反正隻要不殺他們,別說錢和地,他們的老娘也是可以送金人玩玩的。
還好當時朝堂上還有李綱這些主戰派,堅持抗擊侵略,並在種師道等名將,以及天下勤王義軍的幫助下,打贏了開封保衛戰。
宋朝打贏了,結果如何呢?
宋朝割地,割讓太原三鎮給金國,還給錢歡送金軍,並下達聖旨,不許宋軍渡過黃河追擊金軍,違令者斬。
對於李綱這個大功臣,宋朝的處理方式是,趕出開封城。
名將種師道,在開封保衛戰結束後,被解除兵權,本人被宋欽宗趙桓氣死。
名將王稟,艱難抵擋金軍侵略,本以為會等到援軍支援,結果來了一封聖旨,令他投降,獻出太原。
對於前來勤王支援的義軍,宋朝的處理方式是,解散,哪來的回哪去。
誒?趙老狗呢?
說一個無語的事,這貨一路南逃途中,遇到了勤王軍隊,然後這貨就下令勤王軍隊不許去開封,必須留在他身邊保護他的安全。
以致於他的兒子趙小狗趙桓聽說後都氣得不行,直接下令軍隊“護送”他回京。
這也是宋徽宗能名列雪鄉二聖的原因之一,畢竟兩個渣子相遇,必定是兩敗俱傷,自討苦吃。
公元1126年,這一年,在宋朝年號為靖康,是為靖康元年,一個恥辱的年號。
這一年8月,金軍在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的率領下,再次南下侵略。
這一年,太原城破,王稟戰死,這一年,金軍再次抵達開封。
這一年,大宋朝廷找了個神人郭京做法,結果證明,六甲天兵滅不了金軍,隻能毀滅自己。
這一年11月,開封外城被……好吧,是宋軍自己開的,畢竟神人郭京要做法……艸!看著都好氣。
外城告破,宋欽宗趙小狗便派了趙九妹前往金軍大營求和,試圖再次以割地賠款換太平。
但金軍暫時並未答應,而是繼續攻城,趙桓無奈,竟然做了次人,親自到城牆上巡視,激勵將士做戰。
可惜實在太晚了,宋軍將士相繼逃亡大半,宋朝已是無力回天。
…………
且說金軍連續攻打開封內城數次後,發現……這城是真的硬,完全啃不動,於是他們決定用計。
金軍假意要跟宋朝議和,這讓趙桓很開心,但聽到金人的條件後,趙桓卻覺得有些難辦,因為金人要求太上皇趙老狗去金軍大營跟他們議和。
趙老狗很怕死,無論趙桓如何勸,他都打定主意不去金軍大營。
按說,如果兩個皇帝都怕死,都是正常膽小,那宋朝這次沒準還能翻盤,奈何趙桓實在是個人才。
見趙老狗不去,他這條小狗決定自己親自去金軍大營。
估計聽到這個消息後,金人也是懵的,什麼玩意?一國皇帝居然輕信敵人的話,乖乖走進人家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