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起義軍聲勢浩大,在王仙芝、黃巢的領導下屢破唐軍,嚇得東都百官倉皇出逃,天下大震。

唐僖宗李儇驚聞噩耗,連忙下詔招撫王仙芝,但或許是給的官職太小,以致於王仙芝非常嫌棄,繼續率軍死磕唐軍。

然而,王仙芝這次跑錯了地,率軍北上占了陽武後就被唐朝昭義軍監軍判官雷殷符堵在中牟捶了一頓。

完了,打不贏,王仙芝用親身經曆告訴所有人一個道理,北上道路不通,請另選道路。

北上不行就南下唄,王仙芝、黃巢也不頭鐵,立刻兵分兩路,一路殺奔河南,轉進湖北,一路打過去,遇到的唐軍通通碾死。

一路從河南挺進淮南,走哪打哪,打下一地也不多留,搶完就跑,賊刺激。

他們是刺激了,淮河流域的唐軍可就頭疼了,這些家夥滿世界亂竄,你根本不知道他們下一步會去哪裏。

而就算知道他們會去哪裏,礙於體製問題唐軍也不能跨境平叛,於是乎,起義軍就跟滾雪球似的,飛速壯大,很快擁兵30萬。

打到蘄州時,州刺史裴倔看著漫山遍野,烏漆麻黑一大堆的起義軍壓根沒敢硬氣,神速開城投降,同時上表給王仙芝求官。

李儇見此自然也很樂意,下詔拜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這官不錯,王仙芝挺滿意,很想投降。

可惜黃巢不滿意,什麼玩意?當官?不,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當官可以,但得我來封。

王仙芝也很不滿,什麼東西?你是大哥還是我是大哥?給你臉了不是?無奈義軍內部多數人同樣不想招安,沒奈何,王仙芝隻能拒絕。

哦豁!這下好了,官沒當成不說,內部還搞分裂,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啊!

從此,王仙芝、黃巢分道揚鑣,各領一部打天下,義軍一分為二,聲勢大衰。

公元878年,王仙芝被唐朝招討使曾元裕、招討副使張自勉,西川節度使高駢合力圍剿。

沒錯,王仙芝撲了,所部義軍戰死五萬,傷殘無計,還被俘虜部分,剩下一點殘兵敗將投了黃巢,繼續造老李家的反。

相較於造反意誌不堅定的王仙芝,黃巢無疑是天生的造反頭子,那腦瓜子,亮鋥鋥的,就倆字——靈活。

王仙芝死後,黃巢深感北進無路,起碼現在打不得,於是自號衝天大將軍,聚集王仙芝餘部之後,果斷渡江南下。

手提兩把西瓜刀,手下小弟十多萬,從江西一路砍砍砍,砍到浙東後黃巢不走了,選擇開山挖路,哼哧哼哧挖了七百裏山路跑到福建。

估計唐軍瞧見這架勢腦瓜子都嗡嗡的,什麼仇什麼怨啊,不就是考試考砸了嗎,哪來這麼大火氣?

黃巢都不帶搭理人的,提著兩把西瓜刀就是砍砍砍,從北砍到南,又從南砍到北,圍了廣州,破了洛陽,兵進潼關,最後殺入長安祭天稱帝,國號大齊。

李儇嚇壞了,遇見這麼個考試考砸的暴躁老哥,實屬倒黴,一口氣從長安逃到漢中,覺得不保險後又逃到西川,總之一句話,惹不起我躲得起。

皇帝逃了,留在長安那些貴族、百姓就慘了,有句詩是這麼說的: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