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乏了就滾,你個被捂死的皇帝好意思跟我等對線?
曹操@高歡@朱溫:大瓜,正熱,速來!
高歡:在呢!
朱溫:收到!
司馬曜:……
【叮!你的好友司馬曜已下線!】
劉裕:辣雞!
曹操:讚同!
高歡:加一!
朱溫:很難不支持!
李世民:《論宋武帝對司馬家的威懾力!》
朱棣:簡而言之——傷害性大,侮辱性強,自帶暴擊!
司馬炎:……
司馬紹:……
累了,匿吧!
言歸正傳!
晉簡文帝司馬昱死後,時年僅僅11歲的太子司馬曜登基,是為晉烈宗孝武皇帝。
為什麼叫烈宗呢?大概因為死得壯烈吧,畢竟讓人拿被子捂死這事兒,何止壯烈,簡直壯觀啊!
曹操:戲多還得是司馬家,直接承包孤一年的笑點!
孫權:才一年?孤能笑一輩子好嗎?
劉備:唉~你們呐,簡直狹隘,這能笑嗎?我們應該多鼓勵鼓勵司馬家,創新笑料才是啊!
曹操:……玄德去川蜀發展不是沒原因的。
孫權:借問竹筍哪裏有,牧童遙指昭烈廟!
司馬曜,字昌明,生於公元362年,為東晉第九任皇帝,和漢桓帝劉誌一樣,這家夥同樣拿了逆襲模板,可惜,讓他打成笑話!
公元372年,他老爹司馬昱被桓溫欺負得纏綿病榻,在位八個月就沒了後,司馬曜被一眾不滿桓溫專權的世家推上皇位,成為新皇。
司馬曜即位之初,大司馬桓溫專政,雖然不敢明目張膽的篡位,但也確實囂張跋扈到了極點。
好在,由於桓溫的跋扈,導致世家倒向皇室,鼎力相助司馬曜,一邊將桓溫排擠出建康,一邊將已經有兩次臨朝經驗的究極太後褚蒜子請出來主掌朝政。
公元373年,桓溫病逝,一場政治危機就此隱匿,譙國桓氏很是低調了一段時間,於是,陳郡謝氏掌門人謝安攜手太原王氏掌門人王坦之隆重登場。
有句話叫: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謝氏一族的輝煌時刻,謝安將親手打造。
公元375年,王坦之病逝,謝安的權勢更盛,陳郡謝氏與譙國桓氏分掌東晉軍政大權,形成新平衡。
當然,兩家也沒忘了太原王氏的好處,給不了實權那就給榮譽嘛,於是,皇帝司馬曜娶了太原王氏女為後,他親弟弟司馬道子也娶了王氏女當王妃。
經過一係列的利益交換後,東晉的權力重新分配完成,新的平衡達成,於是,朝廷終於安穩了一段時間。
公元376年,16歲的皇帝司馬曜加元服親政,謝安以中書監錄尚書事,成為名副其實的宰相。
此時,陳郡謝氏終於成為東晉政壇毫無爭議的領袖,於是,爭奪新權力的時候到了,陳郡謝氏將目光投向了軍隊。
彼時,桓氏盤踞荊州虎視眈眈,前秦一統北方,隨時準備南下,不管是出於抵禦外敵還是削平內患亦或者保全家族,謝氏都需要武力支持。
因此,公元377年,謝安舉薦侄兒謝玄出仕,鎮守廣陵,公元379年,又加徐州刺史,鎮守北府,大名鼎鼎的北府軍就誕生於這一時期。
這支基本由流民組成,同時網羅了當時江南無數將星的鐵血雄獅,將成為前秦天王苻堅的美夢破碎機。
並先後將謝玄、劉裕送上神壇,成為無數政權的心頭夢魘,嗯,司馬晉室的破碎也有北府軍的功勞。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