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四百年大漢後,接力者為大晉王朝,當然,這個王朝其實並不大,大一統的時間甚至隻有幾十年。

畢竟一個從根子上就壞了的王朝,一個從開國皇帝就開始墮落的王朝,能好到哪裏去?九大王朝墊底,實至名歸!

【盤點史上九大王朝,第三位,兩晉少年班!】

曹操:兩晉孤能理解,少年班是啥意思?

楊堅:短壽!

李淵:福薄!

趙匡胤:種不行!

忽必烈:太弱!

朱元璋:德薄!

康熙:……

好家夥,話全讓你們說完了!

司馬炎:……你們這是歧視,是赤裸裸的歧視!!!

楊堅:朕也沒說不是啊!→_→

李淵:歧視加一!

趙匡胤:不服?單挑啊!<(`^´)>

忽必烈:朕不與弱者論是非!

朱元璋:不熟,勿擾!

康熙:……加一!

司馬炎:……

咳咳,言歸正傳!

兩晉,分別是西晉、東晉,自漢末大亂,三足鼎立,天下紛亂數十年後,終是司馬家族漁翁得利,成功篡奪曹魏政權,建國大晉。

其中西晉自晉武帝司馬炎開國始,傳四帝,國祚51年,著名的羊車巡幸、何不食肉糜、八王之亂通通出自西晉時期。

西晉巔峰時,不,應該說兩晉巔峰時刻,疆域麵積達543萬平方公裏,倒也稱得上地大物博……嗯,起碼比宋大。

趙匡胤:……能不能好好說話?

先說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其生於公元236年,為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母為王元姬。

魏帝曹芳當政時,司馬炎受封北平亭侯,曆任給事中、奉車都尉、中壘將軍,加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假節。㊣ωWW.メ伍2⓪メS.С○м҈

成濟弑君,當街殺死魏帝曹髦後,司馬炎奉命迎常道鄉公曹奐入繼帝位,以功遷中撫軍,封新昌鄉侯。

據說,司馬炎此人長發及地、手長過膝,放當時,這是異像,是注定要做大事的人。

因此,在司馬昭意圖立司馬攸為晉王世子的時候,山濤、賈充、何曾、裴秀全部表示反對,主張擁立司馬炎為世子……

果然啊,不管是什麼年代,人要麼長得好看,要麼就長得特別,大眾臉什麼的,最吃虧了!→_→

經過眾大臣的一係列努力後,公元264年10月,司馬炎被正式立為世子,至於司馬攸……被過繼給司馬師當兒子了!

公元565年5月,魏元帝曹奐給司馬昭加殊禮,加晉王妃為晉王後,晉王世子為晉王太子。

同年八月,司馬昭中風猝死,於是,極度悲傷的司馬炎就此繼承父親司馬昭的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

接著……天涼了,大魏天下也該換個主人了!

彼時,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的“努力拚搏”後,曹魏朝廷內部早已成了司馬家族的一言堂,逼迫皇帝禪個位什麼的,灑灑水啦!

有人可能覺得司馬代魏,正如曹家代漢一樣,反正都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風水輪流轉嘛,都是差不多的德行。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曹家代漢,那是曹操以中原四戰之地起家,驅虎吞狼,一步步統一北方大地,曹丕再次打通西域,重續絲綢之路,一手建立起來的,最多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事兒,占了老劉家一點便宜。

但如果沒有曹操,劉協說不定還在哪裏要飯,東漢也絕沒有195年國祚。

反觀司馬家就不一樣了,做官的機會,老曹家給的,立軍功的機會,還是老曹家給的,伐蜀滅吳的基本盤,用的老曹家的。

這也就罷了,畢竟後來老楊家也是用的宇文家的基本盤,但司馬家坑就坑在命短,無能。

除了太康之治曇花一現外,緊接著就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導致神州陸沉,千萬漢人在胡人鐵蹄下慘叫哀嚎。

而對於此情此景,司馬家半點不要臉的來了個衣冠南渡,如一條喪家之犬,灰溜溜跑到南邊過起了奢靡無度的日子。

拿曹家跟司馬家相提並論……抱歉,司馬家不配!

司馬懿:……

司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