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大權就這麼由外戚手中轉而落入宦官手裏,宦官、外戚交替執掌大權,東漢這個死循環,那是真的循環到死。
當然,作為一個腦子並沒有完全壞掉的帝王,劉誌在眼見五侯亂政,朝臣大肆反對後,也開始擔憂起來。
於是,他又開始慢慢限製五侯的權力,另外提拔重用宦官侯覽等人,分化五侯的權勢。
但很顯然的是,劉誌打擊五侯隻是為了加強皇權,並不是想清除宦官勢力,因此,一番敲打之後,仍舊讓宦官掌權。
因此,新被重用的宦官上台後,同樣殘暴專橫,魚肉百姓,將爪牙安插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級機構。
公元166年,隨著宦官勢力和士大夫階級的矛盾逐漸加深,先是南陽太守成瑨逮捕了跟宦官關係很好的富商張汜。
彼時,正逢劉誌大赦天下,按禮成瑨應該將張汜釋放,但成瑨為了打擊宦官,硬是不顧朝廷律法,堅持殺了張汜。
殺了張汜本人還不算,這位南陽太守還膽大包天的把張汜的宗族以及賓客200多人全殺了,然後拍拍手表示:陛下,臣有本奏!
什麼叫先斬後奏?這就是咯!
與此同時,汝南太守劉質逮捕了小黃門趙津,同樣不顧朝廷的律法,把趙津拷打至死後,才向朝廷上報。
同樣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兩位太守心有靈犀做了同樣的事……要說沒有點聯係,那真心沒人信。
同年九月,受了天大委屈的宦官們紛紛向劉誌提出申訴,淚流滿麵的表示:陛下,您要給俺們做主啊,他們殺人呐,那是俺們的摯愛親朋……
劉誌聞報勃然大怒,他們怎麼敢的啊?先斬後奏,誰給的權力?當自己這個皇帝是泥塑的?
這是地方官吏公然對抗中央,此風不可長!於是,劉誌當即下詔,將成瑨、劉質一並逮捕,按律處斬。
還是這一年,河南尹李膺,在大赦後處死了蓄意在赦前殺人的張成之子,張成是宦官勢力的黨羽。
見此良機,宦官一黨立刻讓張成弟子牢修上書,誣告李膺等人蓄養太學生和遊士,交結各郡的生員,互相標榜,結成群黨,誹謗朝廷,敗壞風俗。
劉誌聞報大怒,詔令全國,逮捕李膺、陳寔等200多名黨人,有的黨人逃走,劉誌就重金懸賞。
當時被捕的大多是天下名士,民間所認同的“賢人”,因此百姓非常同情他們。
最牛的莫過於度遼將軍皇甫規,這家夥以自己沒有名列“黨人”而被捕為恥辱,上書要求劉誌把他一起抓了。
(劉誌:……不想理他!(* ̄m ̄))
次年,尚書霍諝、城門校尉竇武共同上書為黨人求情,劉誌的怒氣才稍稍緩解,下詔釋放黨人回家。
但仍對黨人實施終生禁錮,將黨人的名字記錄在案,說白了就是記黑名單,以後朝廷缺官了,這些人都不在考慮範圍。WwWx520xs.com
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黨錮之禍”!
有一自然有二,但相比某位諡號為靈的魂淡,漢桓帝劉誌無疑要克製得多,雖然同樣抓了人,記了黑名單,但他並沒有殺黨人,僅僅是關了十個月,敲打他們。
畢竟,攛掇地方官員公然對抗中央這種事情,擱哪個王朝皇帝都是不能忍的,遇到個暴脾氣的,甚至全殺了也不一定,劉誌,真的已經夠克製了。
最後說說劉誌這個桓帝諡號的由來,諡法說:辟土服遠曰桓,以武正定!克敬動民曰桓,敬以使之!
諡號為“桓”多指開疆拓土,建立戰功者。
當然,這個諡號也有坑的一麵,曆代得了桓字諡號的,比如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晚年活活餓死,比如桓帝劉誌,被罵了N多年。
薑小白:……真的會謝!
劉誌:……隻要不是當麵罵就行,朕要求不高!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