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紛亂的同時,邊疆也不安寧,公元123年,西部傳來消息,北匈奴和車師聯兵,進攻河西四郡。
大臣們主張放棄西域,漢兵退回玉門關內,唯有從邊疆回京彙報情況的敦煌太守張當力排眾議。
廷尉陳忠也認為西域歸屬大漢已久,輕易放棄會失去人心,建議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禦匈奴的侵擾。
漢安帝采納了張當、陳忠的意見,派班超的小兒子班勇為西域長史,率500士卒出屯柳中城。
這班勇跟他老爹一個樣,一個猛字概括人生,到西域後,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屬國的軍事支援,擊退匈奴,降服車師,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暢通。
邊疆問題搞定後,國內又出大亂子了,災害連年,比如公元124年,京城洛陽和23個郡國發生地震,36個郡國發大水、下冰雹,百姓被折騰得夠嗆。
朝堂亂、邊疆亂、國內亂,各種亂子紮堆之後,漢安帝還嫌不夠,又搞了個國本之亂,嗯,經典廢太子。
原因就在於漢安帝的閻皇後多年不育,而早在公元120年,漢安帝已經立了宮人李氏所生的兒子劉保為太子。
太子是宮人所生?不,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嫉妒,閻氏早就把太子的親娘毒死了。
毒死太子親娘後,閻氏越想越慌,擔心太子即位以後會追究殺母之仇,因此處心積慮的想把太子劉保也殺了。
說幹就幹,閻氏聯合宦官樊豐等人,先把太子的乳母王男、廚監邴吉定成死罪,剪除太子羽翼。
隨後又向漢安帝進讒言,說劉保行為過惡,不宜處太子之位。
漢安帝整個一混賬玩意,一聽自己寵愛的閻皇後這麼一說,當下就有了廢立之心。
但太子位重,是國本,輕易動不得,要經過大臣們討論決斷,於是閻氏又聯絡了大將軍耿寶。
之後就簡單了,有皇帝、皇後、大將軍以及宦官勢力的支持後,廢太子一事很快通過。
哪怕太常桓焉、廷尉張皓極力反駁也沒啥用,劉保還是被廢了,改封濟陰王。
太子無過被廢……東漢的禍根就此埋下,畢竟,哪怕是鄧綏扶立幼帝,那也是得按朝廷製度來,但漢安帝這夥人表示,規矩?那是個啥?能吃不?
公元125年,漢安帝帶著閻皇後以及一群貴戚南下遊玩,沒錯,就在這內憂外患頻發的關鍵時候,皇帝外出溜達去了!
同年三月,一行人抵達宛城後,漢安帝忽然得病,身體時冷時熱,病勢沉重,隻好下令回京。
車馬返程回到葉縣後,漢安帝已然隻剩一口氣吊著,整個人已經處於彌留狀態。
他想囑托後事,可惜已經說不出話來,隻能睜眼盯著皇後,慢慢咽下最後一口氣,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
閻氏不敢對外宣布皇帝駕崩的消息,隻能秘不發喪,慢慢返回京城……估計等人回去已經臭了!
同年,劉祜被安葬於恭陵,廟號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公元190年,有司奏請,表示漢和帝、漢安帝、漢順帝、漢桓帝無功德,不宜稱宗,請撤除尊號,漢獻帝詔令說:可以!
個人覺得,除了漢和帝有點冤枉外,其他三個撤了也挺好!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