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當時的朝廷狀況讓他不敢用激進的手段削藩,所以,芝麻湯圓再次發力,這位文帝陛下反手又封了幾個諸侯王。
以老六劉友的兒子劉遂為趙王,劉遂的弟弟劉強為河間王,以琅邪王劉澤為燕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劉參為太原王,劉揖為梁王。
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後來改封淮陽王,最後改封梁王,嗯,這位就是竇太後一生最愛的崽。
隨後,根據群臣的建議,劉恒立長子劉啟為太子,預立太子成為漢家的定製。
劉恒即位的第三年,刀子起作用了,濟北王劉興居深感利益分配不均,率先起兵反叛,然後……撞刀口上了,被劉恒反手鎮壓,劉興居被俘自殺。
又三年,那個被呂後一手養大的淮南王劉長起兵造反……沒成功,被劉恒一旨詔書召回長安,罷去王爵,發配蜀郡,深感恥辱的劉長在發配途中絕食而死。
雖然兩次叛亂都被輕鬆鎮壓,但是郡國製的惡果也讓文武百官看了個十成十,於是,刀口調轉,什麼文武之爭?不存在,文武合力吊打諸侯王多爽?
時年28歲的賈誼率先出場,一紙《治安策》深刻揭露郡國製的弊端,同時表示,分化諸侯王,助力中央集權!
對此,劉恒非常欣賞,但很可惜,他等待的時機還沒到,形勢不允許他用太激進的法子,另外,他是一個非常穩健的皇帝。
等啊等,等啊等,時間終於來到公元前164年,這一年,距離劉恒稱帝已有16年,這一年,齊王劉則病逝,無子嗣位!
劉恒動手了,趁著大好時機,一舉把占地極廣的齊國分成了六個封國,同時還把好弟弟劉長的淮南國分成了三個封國。
賈誼分化諸侯王的建議實施了,但很可惜,中央集權沒成,為啥?因為漢文帝劉恒實在夠穩,那是真的半點危險都不願意冒啊!喵喵尒説
景帝劉啟得哭死,明明老爹可以冒險的,關鍵他實在太穩健了,所以這鍋……劉啟背定了!
給了功臣、宗室兩刀後,劉恒不折騰了,一心撲在發展國力上,廢除嚴刑、免除田租、減輕徭役、發展經濟、蓄養戰馬……總結一句話,文帝這諡號畢竟不白給。
對外也是這樣,能不折騰盡量不折騰,匈奴寇邊?打出去,不追擊,一心發展,南越不服王化?遣使修好,能不惹事盡量不惹事。
反正一句話:我要攢錢、攢錢、讚錢,賺好多好多小錢錢!
所謂文景之治,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大事不折騰,一心賺錢錢!
這也是一些人覺得漢文帝不咋行的原因,畢竟武功這塊,劉恒確實沒啥建樹。
但你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就是,沒有漢文帝、漢景帝的潛心發展,就沒有漢武帝馬踏匈奴,一雪前恥的底氣。
邊境36所馬苑,養馬30萬匹,可不是為了好看的!
如果硬要說漢文帝有什麼汙點,那大概就是近年來一些人所說的“殺妻滅子”!
這是記載於《史記.外戚世家》中的一段話:而代王王後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後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後所生四男更病死。
借用時興的一句話:不明覺厲,細思極恐!
至於這段記載是不是真的?咳咳→_→,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啊!
但個人覺得,芝麻湯圓是真,至於是不是黑心包子……打個問號“?”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