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八月,中大兄皇子監國,令先遣部隊和輜重渡海,九月,五千倭軍“護送”遠在倭國作人質的百濟王子歸國繼位,似乎要複興百濟。
公元662年正月,倭國向百濟運送大批物資,同年五月,倭軍舟師170艘前往增援,倭國本土則加緊備戰。
公元663年三月,倭國再次增兵兩萬七千人,由倭軍將領毛野稚子等人率領,嗯,如果他們算人的話!
同年,唐朝任命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為熊津道行軍總管,統率舟船170艘進駐熊津城。
有了援軍,唐軍士氣大振,接下來,可以放手一戰了!
按照軍議部署,孫仁師、劉仁願及新羅王金法敏於率陸軍進發,而你則與杜爽、扶餘隆率水軍沿熊津、白江進軍,水陸並進,掃清百濟境內反抗勢力。
同年,8月13日,唐軍和新羅軍包圍了百濟王所在的周流城,慘烈的白江口海戰由此拉開序幕。
那一天,你率水軍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倭國水軍千餘艘也綿延駛至,寬闊水麵上,唐、倭兩路水軍對峙。
彼時的雙方實力對比是:倭軍四萬餘人,戰船千餘艘,唐軍一萬三千人,戰艦一百七十餘艘。
就數量而言,你很吃虧,但不要緊,除了國內勢力,打外人,唐軍天下無敵,你都不帶虛的。
很快,雙方開始交戰,借著堅固戰艦、先進戰法,唐軍四戰四勝,水陸連勝,那一天,數不盡的鬼子喂了王八,簡直……太讓人開心了!
數量劣勢算啥,唐軍戰船高而堅,設計精良,倭國兵船則相對落後,甫一交戰,四百多艘倭國木船被唐軍連發火箭,順風投火……
一時間,海水共烈焰一色!你看,這又是水,又是火的,俺們招待得多好,海裏的王八不得表示感謝?
此戰,倭軍損失上千,嗯,沒死太多人,別一天天把自己一個施暴者洗白成受害者的樣子,做給誰看呢?呸~
倭國水軍大敗,而另一路,百濟大軍也扛不住唐軍、新羅大軍的聯合進攻,大潰而逃,百濟王扶餘豐見勢不妙逃亡高句麗。
隨後,周流城內拒守的百濟王室扶餘忠勝、扶餘忠誌兩兄弟率城內守軍、士女以及未被殺死的倭軍兵將,一並投降。
也是這一戰,唐軍徹底把倭國那群不要臉的玩意兒打疼了,所以……後麵那些年,倭國不斷派遣唐使前往唐朝,瘋狂複製文化、製度、工藝。
為此,倭人不惜送出他們國內所謂的美女,交好唐朝大臣,為他們尋找典籍、教授文化,反正就是不要臉的全部一起學了。
以致於,倭國在之後數百年間幾乎就是唐朝的一個微小的翻版模型,嗯,放現在也是不要臉,公然說什麼唐朝文化在倭國。
尼瑪,你們不要臉就算了,就不能考慮考慮唐朝人是個什麼感受?要知道後世有這麼個玩意兒打著文化的旗號糟踐唐朝文化,不得屠了你祖宗……
這一戰的影響一直到公元1592年,老猴子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才算結束,近一千年間,倭國再未敢對華夏開戰。
究其原因,大概是……賤!所謂上劍不練練下劍,金劍不練練銀劍,總而言之,倭人至賤,天下無敵。
由於被唐朝打疼了,所以直接跪下叫爸爸,啥文化都學,喪心病狂的一批,哦,後麵也是一樣,叫漂亮國放了倆煙火,那時節,大街上全是熟人,於是,倭人慫了,再次開啟瘋狂跪舔模式。
白江口之戰,是兩國之間的第一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一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當然,這絕不是最後一次。
這一戰的勝利,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格局。
最後總結一句話,道理不辯不明,小日子不打不行!別提啥小日子有禮貌,他們從古至今就沒那玩意兒,三分人性不足,七分獸性根深蒂固,這才是事實!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