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天賦不錯,學得飛快,很快便通曉公羊學,完事後,你盯上了儒家另一著作《穀梁傳》
彼時,對《穀梁傳》研習頗深的學者叫瑕丘江公,名聲跟董仲舒大差不差,於是你私下裏向瑕丘江公求學。
在這段時間中,你父親持續為你挑選老師,比如趙周、卜式、嚴青翟,還有石慶的兒子石德,周勃的孫子周建德……厲害!逮著石家、周家的羊毛使勁薅,三代了喂,也不怕給人薅禿了!
因為多位老師的加盟,你的學習生活過得那是相當充實,空閑時間?不存在的,配備這麼多老師,你以為是讓你玩的嗎?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
而就在你苦……不是,在你學習非常充實的時間裏,你那超能打的大表哥,冠軍侯霍去病同學,被封號了,速度下線。
聽到這個消息,你麻了,我方痛失一大將,一王者號啊……還好,老舅還很堅挺,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還能活好多好多年。
時間在走,歲月在流,轉眼,你成年了,按製要行冠禮,入主東宮,正式建立班底,參與朝政。
不得不說,那段時間你父親對你是真愛,一聽你要行冠禮,立馬給你搞禮物去了,嗯,也不多,就修了一座苑囿,取廣博觀望之意,命名博望苑!
你當時那個感動啊,恨不得抱著自家老父親,大喊兩聲:老爹,請把這個狀態保持到死!
雖說,最後的結果已經充分證明,你爹一定沒聽進去,但不要緊,起碼當時他聽了。
據說,你父親非常非常不喜歡臣子結交賓客,但如果是你的話,咳,他給你修了博望苑,對此非常鼓勵。
由此,你廣結賓客,就如那戰國孟嚐君一般,門下充斥著各類人等,平民百姓可,遊俠猛士亦可,就是與主流政見不同的異端也可。
你頗有你父親的風範,用人不拘一格,不問出身,隻看能力,所以,有能力的人挺喜歡投奔你。
如此,又過了幾年,你開始涉及朝政,見識了王朝核心決策層的大佬,了解了他們的執政方針。
然後你很驚奇的發現,我去,匈奴都逃了,漢軍還在四處打仗,玩呢?百姓不累的嗎?朝廷很富裕嗎?
仔細研究後,你更驚奇的發現,百姓現在過得很累,朝廷也不富裕,不對,應該是很窮,但就算如此,你父親還是堅持四處征戰。
你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允許你對這些現狀視若無睹,所以,你很勇敢的上書勸諫了,然後……就沒然後咯,你父親不聽啊,你有啥辦法。
且因為你的勸諫,他開始嫌棄你不像他,嗯,不像?好吧,想歪了!
這裏的不像指的是兩人的性格,一個是寬仁、溫和,一個是霸道無匹,有一說一,確實不像哈!
不像就不像吧,你想著,反正朝廷是不需要再來一個好武的皇帝的,溫和好啊,溫和些能讓百姓歇一歇,喘口氣兒!
話說你根本就沒意識到父子之間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間隙,之後,隨著你那些弟弟們降生、娘親漸漸老去後,問題逐漸明顯。
當初的你,是你父親唯一的子嗣,你娘親長發飄飄,美麗非常,母子二人深受寵愛,可現在不同了,替代你們的人出現了。
現在,你的弟弟多了,你已經不再是唯一,這意味著,你有可能被人替代,而在同時,你娘親已人老珠黃,不在受到你父親那個大豬蹄子的喜歡。
你們母子開始慌了,深深的不安開始伴隨著你們,老劉家的傳統你們又不是不知道,薄情寡義可是常態,你們哪敢拿命去賭皇帝是個好父親、好夫君?
好在,這個時候你老舅還堅挺著,並且,他在你父親心中份量很足,於是,你和你娘親求到了你老舅頭上,求他進宮,去勸勸皇帝,留個記憶。
這可能保不了你們的地位,但保命……應該問題不大,你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於是,你那老邁且病魔纏身的老舅進宮了,成功見到了皇帝,並進行勸諫。
你父親見了你老舅,心情顯然不錯,聽了那些勸諫的話後,揮揮手表示,這有什麼好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