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莫道書生不知兵(1 / 2)

趙匡胤:丟人啊!趙光義,看看你這些子孫都是什麼玩意兒!

趙光義:怪我咯?我隻是占了個祖宗的名兒,他們咋發展跟我有啥關係?

趙煦:太祖爺息怒,朕馬上讓趙佶這貨給您守陵去。

趙匡胤:……

朕是不是該誇你孝順?

趙佶@趙煦:不要啊煦哥~

趙煦:這話怎麼怪怪的?

【上榜理由:太原堅守九月,凡二百五十餘日,不負家國不負民】

視頻浮現:

少時起於行伍,一步一步登上將位。

中年從平內亂,剿滅方臘起義!

白溝之戰,敗於遼軍之手(雖然是被死太監連累來著)

金軍南侵,主帥夜逃,抗起守城大旗。

三千勝捷軍,兩萬太原人,未負家國天下!

朝廷聖旨到,宣詔降金人!

將軍仗劍起,寧死不降金。

外無援兵,內無糧食,軍民草木充饑。

困守孤城九月,二百五十餘日盡忠!

一朝城池陷,知府為金俘,將軍尤死戰!

決死之軍,誓不言降!

兩軍陣前,老將自刎,軍民自戕。

縱知屈膝可活,亦是傲骨凜凜不屈死!

有宋三百年,多少節烈偉丈夫!

【上榜獎勵:恢複巔峰狀態,延壽三十載,功法《兵道戰典》靈脈一條】

“兵道戰典?老朽倒要看看這是什麼東西?”王稟沒管身體狀態,直接看起了功法,知道太原一戰是好事,但要沒有翻盤的東西,知道也是白搭。

【盤點史上十大守將,第二位,唐朝張巡】

天可汗:我去,終於有我大唐的人了!

魏武帝:李神通不是你大唐的嗎?

天可汗:朕敬你是先輩,但是你別惹朕啊,朕狠起來自己都怕!

永樂:殺兄、滅弟、囚父、強占弟媳,這樣的“狠人”,擱誰能不怕?

天可汗:……

姓朱的,朕記住你了!

【莫道書生不知兵,睢陽一戰顯威名!

守一城而衛天下,保江淮而興唐祚!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天可汗:嗯?搞這麼隆重?

張飛:詩詞轟炸的感覺又來了!

文天祥:張公永遠滴神!

李東陽:生為將星死為厲,盡是山川不平氣!

【張巡,唐朝名臣、名將,也可以稱為名帥,江淮之地的捍衛者,大唐國祚的續命人,究其根本,他……是個書生】

令狐潮:你見過這麼猛的書生?

尹子奇:你就說他是神我都信!

【張巡,出身不差,早年博覽群書,通曉兵法,不過他有個小毛病,隻願意和有才的人結交,一句話概括就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喂喂喂,侵權了知道不?

【741年,唐玄宗開元末年中進士,和兄長張曉一門兩進士,名重一時,傳為佳話。

隨後出任清河縣令,政績不俗,加上重氣節,講義氣,所以朋友挺多,人格魅力挺大。

任期滿後,因為他不願意屈從楊國忠,所以又被調派到真源縣當縣令,當然,是金子到哪兒都能發光,人在真源做得也非常不錯,很受百姓擁護,直到安史之亂爆發!】

天可汗:嗯?安史之亂?

李世民瞬間精神了,前麵盤郭昕的時候他就想知道的,奈何上次郭昕才是主角,視角大半在西域,根本看不明白。

淮右布衣:這個事兒吧……李隆基更有發言權。

魏武帝:玄宗?這名號挺有意思啊,孤很想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康熙:前期那些作為評一個千古明君問題不大!

劉徹:這麼強的嗎?

李隆基:朕就知道,千古明君舍我其誰?

天可汗:咳!別太自戀。

武周女帝@李隆基:長輩都沒說話,孫子輩的少插嘴!

李隆基:……

感覺您在罵朕,可苦於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