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挺滿意,果然還是武力解決問題比較好,立馬將張子明帶到洪都城前,讓他勸裏麵的人投降。
這次張子明不幹了,你當我真是怕死?轉頭就朝裏麵喊話說:大家堅持住,吳王大軍快到了!(朱元璋稱吳王)
陳友諒怒了,居然跟我玩心計,一怒之下就把張子明砍了!(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明朝建立後張子明被追封為忠節侯)】
王守仁:世間千萬人,好、壞、善、惡,書生也有好有壞啊!
【張子明死了,但他的話卻是極大的鼓舞了軍心,援軍快到了,那還怕啥?跟陳友諒死磕到底唄。
洪都城內人心安定,繼續死守,一直堅持到了朱元璋率二十萬大軍到達,陳友諒退至鄱陽湖。
八十五日死守,憑兩萬守軍硬剛數十倍之敵,以少勝多!這場洪都保衛戰,也讓朱文正成功擠身名將之列。
鄱陽湖大戰中,朱文正再次立功,率軍斷了陳友諒大軍糧道,又隨軍平定江西,功勞挺大。
按說要一直這樣下去,明朝開國朱文正怎麼著也能混個王爺,實權那種。
可惜啊!臨開國前這哥們兒犯傻,就因為朱元璋回京後對常遇春、廖永忠這些個功臣大加封賞,而沒有賞他,這哥們兒徹底不平衡了。
渾然忘了當初跟朱元璋的對話,放縱部下搶掠民女,最後還想投奔張士誠,這朱元璋能忍?
立馬把他抓了,親侄子背叛自己,朱元璋有些忍不下氣,本想砍了他,但因為馬皇後求情,最終被幽禁起來,結果沒兩年這哥們兒就鬱鬱而終了!
按說朱元璋對他也還不錯了,前期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首任大都督就給了他,開國後又封了他八歲的兒子為靖江王,與國同休那種。
(要說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沒參考明朝官職我是不信的!)
並且靖江王一支還是明朝唯一一支不是朱元璋嫡係子孫的王室,隻能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朱文正:……
他自個兒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這確實是犯傻,沒事兒挑戰自家叔父的底線幹嘛?還是親侄子背刺,要真成了朱元璋還不得成全天下的笑柄?
【上榜理由:洪都血戰八十五日,一場經典攻防戰,直接奠定名將地位】
祖龍:能力倒是不差,不過這腦子……
嬴政無語,尼瑪!親侄子背刺,你朱文正怕是想上天,換他也不忍。
視頻浮現:
年少勇猛善戰,年紀輕輕卻已經是全軍最高軍職,任大都督職!
洪都之戰血戰八十五日,以少勝多,經典攻防!
平江西、斷糧道,戰功赫赫。
回京封賞,有功者皆賞,偏偏他這親侄子沒有。
心生怨懟,縱容部下搶掠,麵對問責,欲投敵方。
最後的最後,隻是長久幽禁,有恨、有悔、有不甘,他本可以在世間留下更大的威名,可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疆場,與他無緣了!
【上榜獎勵:恢複巔峰狀態,延壽三十載,功法《兵道戰典》靈脈一條】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