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禁為之大怒,洪武三十年,麓川平緬宣慰司叛亂,是沐王府率兵平亂,並且扶持刁氏上位,莫非百年未過,刁氏就忘恩了?
可惜,朱棣不知道的是,麓川之戰真跟刁氏沒什麼關係。而是思倫發次子思任發掀起的動亂,明朝四次征討未果,投入幾十萬大軍,以致於邊備鬆弛,才讓也先有了可乘之機。
【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邊疆,誰知天公不作美,大雨連綿不絕。大軍到達大同後,隻見屍橫遍野,血腥陣陣。
倉促組織起來的大軍不比百戰精銳,加上朱祁鎮走得急切,以致糧草供應不上,軍心為之動搖。
朱祁鎮見此立刻有了撤兵的念頭,但手握二十萬大軍一仗不打就退回去,似乎太丟人了些,因此猶豫不決。
王振看出了朱祁鎮的心思,為了照顧皇帝的臉麵以及他自己的私利,隨即建議大軍繞道去蔚州。
為啥去蔚州呢?原因是他老家在那兒,要是能把皇帝帶回去,不比什麼衣錦還鄉來得有麵子?
(醒醒吧你,都當了太監絕後了,還衣錦還鄉?)】
淮右布衣:荒唐!竟為一己之私置大軍於不顧。
朱元璋差點兒氣死,咋世上總出這種奇葩?雖然看其他朝代的笑話很爽,但這笑話落自己頭上可不是什麼美事兒。
永樂:糊塗!臨戰之際焉敢如此輕率行事!
朱棣也怒了,打仗呢孫子,走點兒心行不?
康熙:傲慢自大,活該為敵所擒。
魏武帝:這不又飄了一個。
曹操無語,這毛病似乎這幾個戰神都愛犯,然而事實證明人一飄就容易挨刀。
【蔚州這地方吧,離著大同非常近,而也先的大軍又偏偏進攻的就是大同,因此群臣竭力反對,覺得這樣容易發生危險。
可王振不管,朱祁鎮也不管,兩個最有權勢的人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進軍路線,去蔚州送……駐軍】
淮右布衣:淦!一個死太監也敢左右軍政大事!
朱元璋無語了,合著二十萬大軍出來是陪你王振回鄉的?你臉可真大!
永樂:這王振祖宗是誰?朕要先除了這禍患。
王振:……
完犢子!這波連祖宗一起被坑了,都怪這投影!
乾隆@永樂:朱家的消消氣,你明朝幹政的可不止王振一個。
永樂@乾隆:不會說話你就老老實實閉嘴,要朕教你怎麼閉上嘴嗎?
朱棣直接懟了回去,尼瑪!看朕的笑話,憑你也配,一個都不知道是啥樣的皇帝就敢跟他放對,哪個給的膽子?
趙光義:呀!朱家的這就受不了了?你瞧我大宋笑話的時候可沒少噴人啊!
永樂@趙光義:閉嘴!懂?再囉嗦朕立刻給你塑個驢車飄移雕像,腿上插著箭那種。
趙光義:……
尼瑪!姓朱的,你丫玩不起啊!
天可汗:嘖嘖嘖!他急了,姓朱的急了,不就出了倆戰神嗎,不至於不至於。
永樂@天可汗:李二,朕敬你是一代名君,但你要再多說一句,信不信朕立馬給你出本書,標題朕都想好了,就叫《大唐秦王與齊王妃情事》
天可汗:……
嘶!好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