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十大意難平,第九位】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擅議南遷者,該殺!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天可汗:這還是位詩人?
祖龍:朕想知道他值不值得朕敬佩。
張太嶽:這是於忠肅,於公!
【這是一名文臣,少小便以文天祥為榜樣,立誌輔國,為官時同僚皆是錦衣華服,唯他,薄衣一襲,瘦馬一匹,坦然至極。
青年時敢罵一地藩王,將其罵到自慚形穢。
壯年之際明朝皇帝大敗於異族,是他力排南遷之議,堅守北京,護住明朝國運。可惜死得悲情,一句“意有之”便殺了一個為國為民的忠臣,民族英雄、救時宰相】
洪武大帝:還是咱的大明?哪個兔崽子殺的他?
永樂大帝:意有之?好無恥的話,哪個王八羔子提的?
康熙大帝:笑話來了,你朱家令忠臣寒了心,這可賴不掉。
乾隆大帝:安靜吃瓜,靜看朱家被噴。
乾隆看著笑話,剛剛曆朝聲討清軍大屠殺他可是鬱悶夠了,現在總算能看別人笑話了。
祖龍:這些皇帝腦子是有問題嗎?為國為民的忠臣也殺。
【史上十大意難平,第九位,大明忠肅公於謙】
於謙:竟然是我?
明代宗位麵,於謙滿是不可置信,他率軍贏了北京保衛戰,保住了朱家的社稷,就這還要被殺?
戚繼光:忠肅公確實令人意難平,上榜實至名歸。
張太嶽:可笑忠肅公竟被定了個“意有之”的罪名,徐有貞此輩就該千刀萬剮,嚴嵩也不及他惡。
【於謙,生於官宦之家,少時誌存高遠,以文天祥為榜樣,慕其氣節,懸其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
文天祥:這還是我的粉絲咯?
大漢名將張飛@文天祥:自信點兒,這毫無疑問。
【插一句閑話,於謙生於朱元璋離世之年,一個是救明朝於危難的救時宰相,一個是明朝的締造者,一個生一個死,確實也是緣分】
朱元璋:這緣分就緣分吧,咋聽這話這麼不得勁兒呢?
【永樂十九年,於謙考取進士,踏入仕途,宣德元年,隨明宣宗朱瞻基親征漢王朱高煦,數落朱高煦罪責,將其罵到自慚形穢,為宣宗賞識,隨後巡撫江西,平反冤獄數百起。
正統年間,隨著“三楊”離世,宦官王振把持朝政,大肆收受賄賂,於謙入京奏事時有人勸他,就是不帶金銀,帶些土產也好!於謙笑答:隻有兩袖清風。
為此特意寫詩《入京》以明誌。
娟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好,這才是咱大明官員該有的清廉!”朱元璋歡欣道,貪官是他最厭惡的,但反過來清官便是他最喜歡的。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