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是不完整的。
因為創造它的神明手中創世結晶太少了。
這個尷尬的事實是在世界即將完工的時候才被林華發現的。建造天空島的時候他用掉了自己手上的最後三塊結晶之一。
那散發著如彩虹弧光般色彩的結晶是林華穿越在這片荒蕪中唯一的所有物。
一開始他也沒想過要在這個不知道是哪裏的地方建造一個原神世界。
是因為實在太無聊了。
你能想象一個失鄉者獨自在一顆荒蕪的星球裏流浪數十年的樣子嗎。
這裏既沒有生物也沒有植物,入目所及都是一片灰白色的灰燼和石塊。
林華唯一的日常就是找塊順眼的石頭坐上去,然後看著遠方發呆。為了不遺忘如何說話,他不得不每天都花很長的時間和自己聊天。
這種事經常讓他產生精神分裂的錯覺。
但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他的內心很強大,數十年來意識中都沒有出現過另一個自己。
他依然是一個人,孤獨地流浪,不知道歸鄉之路,也找不到在這裏生存下去的意義。
直到有一天,他在發呆時無聊想如果能有點不一樣的東西就好了。
然後不一樣的東西便誕生了。
首先出現的是一株頑強從他坐著的石頭邊冒出來的綠芽。
那段時間林華經常覺得自己出現幻覺了。
在這樣毫無生機的地方怎麼會長出一株植物呢。
後來變化漸漸多起來,林華也就意識到了問題。
後來他在自己腦子裏,或是另一片由他完全掌控的空間裏找到了那些漂亮的結晶。那數量就是他在原神裏有史以來得到過的所有原石一比一兌換過來的創世結晶。
結晶的數量很多很多,足足多了幾座小山。
但饒是如此數量的結晶仍然不夠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
他站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林間,看著這在他無數歲月打造出來的世界,忽然憂愁起來。
因為他隻剩下兩塊結晶了。
能做的事情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至少不足以讓這裏成為一個完整的世界。
於是他最終決定換一個思路。
讓人類或是他的延續者去完成世界的補全。
他將第一塊創世結晶掰成兩半,其中一半種在與這個世界並存的虛世界裏,它會成為世界樹,支撐這個世界的基本。
另一半則化作世間生靈,世界因此逐漸活躍,而後第一個文明逐漸誕生。
林華沒有幹涉文明的誕生與發展,在用掉第一塊創世結晶後,他就一直住在天空島,搗鼓著繼承者的事情。
他用一本書寫下自己製定的世界規則。
它們在寫下的下一刻就在這個世界上開始生效,於是世界有了生死,有了交替輪回,也有了文明興衰。
林華一直未曾使用過最後一塊創世結晶,因為他還沒想好要拿來做什麼,又或者他其實還抱著用它回到故鄉的念頭。
畢竟哪個離家者會不思鄉呢?
可最後林華發現這個辦法行不通,世界缺少一個關鍵拚圖,少了這個東西,世界的規則總會是不是被破壞。
沒辦法,他最後隻能含淚用掉了最後一塊創世結晶。
結晶化作山川河流融合世界樹的樹根,化作這個世界的元素基礎,流淌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