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妍表演之後,沐鋆琰又向遊客們介紹了華夏的茶文化,這些知識沐鋆琰不懂,但網上有現成的,製作個文案還是不難。
經過趙思妍的表演和沐鋆琰的介紹,遊客們對華夏的茶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少遊客都表示想要嚐試。
在觀看表演中,時間過的很快,來到了酒樓營業的時間,號碼牌靠前的食客,憑借號牌,坐到了桌子上,其他食客則隻能占據便於觀看節目的位置。
首先還是沐鋆琰等人充當店小二,為客人服務,記錄他們點的菜品。
今天的點菜進行的很快,因為酒樓的菜單已經流露出去,過來的食客已經想好了想要吃的菜,他們甚至還在網上做過功課。
點菜迅速的完成,交到廚房後,廚師團隊加緊做菜。
王磊則是已經站在了舞台上,準備為介紹今天的特色菜。
每天的特色菜介紹環節,也是食客們特別期待的環節,通過這個介紹,他們可以了解到這道菜品背後的故事,可以為菜品增色不少。
王磊緩緩的打開介紹畫卷,今天介紹的菜品裝在一個類似壇子或是罐子的道具中,正是華夏名菜佛跳牆。
佛跳牆的名字由來有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是有一高僧,到福州傳經,夜宿在某餐館旁邊,餐館廚師廚藝高超,做的菜香飄十裏,傳到高僧的鼻子中。
開始高僧還能忍住,但直到廚師用罐子做了一罐燉菜,那香味實在是誘人,高僧忍不住從牆上跳過去,對廚師道:“把菜給我嚐嚐,實在是太香了。”
後來這個故事廣為流傳,這道菜也被命名為佛跳牆,連佛聞到香味都忍不住跳牆。
食客們聽到關於這道菜的典故介紹,已經忍不住期待起來,連清心寡欲的修道士都會忍不住,那是有多好吃啊。
接下來介紹的是佛跳牆的製作方法,佛跳牆的食材包括海參、鮑魚、魚翅、鴿蛋、雞肉等三十多種食材,而且每種食材的擺放位置也有講究,要求層次分明。
在烹製佛跳牆時,廚師會先在鍋底部放上一層蝦子殼或者雞骨頭,然後將各種海鮮、肉類、禽蛋等食材按照一定順序排列擺放在砂鍋中。不同食材的顏色和形態相互呼應,猶如一幅精美的畫作。
最上麵一層通常是用鮑魚、魚翅、海參、瑤柱等高檔海鮮製作的。
這一層食材通常呈現出黃金色或者米白色,非常鮮明,吸引人們的目光。
其餘的食材則按照其口感和顏色搭配在砂鍋中擺放,每一層的食材都能夠讓人產生強烈的食欲和視覺享受。
食材擺放完畢,需要小火慢燉幾個小時,將各種食材的精華燉煮出來,將它們的營養成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鮮美味道。
看到如此複雜的製作工序,所有食客的嘴裏不禁饞起來,這麼繁雜的菜品,味道得有多好啊。
這道菜從今天早上開始,廚師團隊便已經開始準備,現在這個時間剛剛好。
在王磊介紹完之後,沐鋆琰等人便去廚房,將佛跳牆給抬出來。
佛跳牆的製作實在是太麻煩,不可能每一桌都準備一壇,所以廚師團隊采用了一個很大的砂鍋,一鍋燉,然後分發給各桌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