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第七期播出(2 / 2)

放學後孩子們互幫互助,結伴回家的情形,更是讓無數觀眾潸然淚下。

“孩子們這麼小,身體還不方便,回家都沒有父母接麼?他們的爸媽是怎麼做父母的?”

“這便是山區孩子的現實,他們父母大多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根本無力接送他們上學。”

“這還算是遇到兩位支教老師,大部分山區,這種殘障孩子都是每天關在家裏,根本沒法受到教育。”

“跪求相關組織觀看本期節目,加大對山區殘障兒童的關注力度,他們也需要獲取知識。”

對於山區殘障兒童的同情,彌漫在所有觀看節目的觀眾心中,這樣的情緒,在沐鋆琰的那首歌之後,達到高峰。

《你是我的眼》,唱的不正是這些孩子們的情況麼?正是由於有了支教老師,才能讓他們通過知識看到外麵的世界,有了同學的幫助,讓他們可以看到回家的路。

“不愧是勵誌歌王,歌曲太TM應景,太TM勵誌了,我不追星,但是沐鋆琰,我粉了。”

“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成為孩子們的眼,我願意貢獻我的微薄之力。”

“節目組有心了,這期節目的教育意義很好,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孩子們的堅強讓我們汗顏。”

這一期節目到這裏基本也就結束,但節目的影響卻是才剛剛開始。

無數的大V自發的轉發節目,很多UP主也把那部勵誌電影剪輯成視頻,背景音樂用上《你是我的眼》,來做推廣。

由於沐鋆琰的音樂不收費,也沒有限製公眾使用,所以很多的視頻創作者都喜歡用他的音樂。

每一次沐鋆琰有新歌,網絡上必然會掀起一波剪輯熱潮。

沐鋆琰的歌一般是沒有MV的,但網上卻有無數人幫他的歌曲配畫麵,這也算間接的製作MV了。

通過這一波的宣傳,很多的慈善組織都關注到山區殘障兒童的情況,並表示會成立專項組,重點關注山區殘障兒童的問題。

更有官方組織發聲,表示會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注,給予相關政策傾斜,解決他們讀書難的問題。

這可謂是喜大普奔,能夠達成這樣的目的,這期節目功不可沒,公眾的力量更是把《原生態之旅》推上高峰,沒有任何一檔節目可銳其鋒芒。

沐鋆琰看到這樣的情況,心中也很是欣慰,自己淋過雨,就想要給別人撐傘。

沐鋆琰的求學之路也並不順遂,知識可能是唯一改變他們命運的方式,能夠為這些孩子做點什麼,他很高興。

在各方勢力的關注下,尤其是在官方政策的扶持下,沐鋆琰相信他的網絡學校計劃可以進行的很順利。

一旦這種模式建立,隻要自己想學習的孩子,就可以獲得和城裏孩子相同的教育條件,讓他們不至於在起跑線上輸的太多。

。您提供大神拾年書香的出道八年才翻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