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采用的是一個長長的“推”的鏡頭,由遠及近,將一個畫裏神仙陡然呈現在觀眾麵前。沐老爹不急不緩的語調和語速,將瀟灑肆意的灑脫展現給觀眾麵前。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這四句描述的是仙人與花為鄰,以酒為伴的生活,無論酒醒還是酒醉,都離不開桃花的陪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與其為了榮華富貴奔波勞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間快活逍遙,“車塵馬足”隻是富貴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與貧者結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那些富貴者須得時刻繃緊神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過活,而所謂貧者,卻能多幾分閑情,多幾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實,更加輕鬆和快樂。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別人笑話我太過瘋癲,我卻笑別人看不穿世事。不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如今他們卻看不見他們的墓塚,隻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
這首詩將一個安貧樂道的「桃花仙人」形象躍然紙上,詩中詠唱的安樂清閑的氣象也讓人神往,在現在社會巨大壓力下,誰又不向往這種舒適安逸的生活,隻是大多人看不穿罷了。
這個mv製作的十分精美,沐老爹扮演的桃花仙時而在桃林飲酒,時而上山采藥,時而泛舟釣魚,將山水田園之趣,展現的淋漓盡致。
沐鋆琰把這個mv鏈接放在他的公眾號下,並且對沐家村進行詳細介紹。
以他百萬粉絲基礎,沐家村很快便引起旅遊愛好者的注意,畢竟他的口碑,是他用一篇篇旅遊日誌建立起來,沒人想到他是在做營銷。
“這景色也太美了吧,安排!”
“親近自然,最向往這種原生態的美景。”
“這首詩配合這個景,仿若仙境,太合適了。”
“話說這首詩怎麼沒聽過?網上好像也搜不到。”
“確實搜不到,難道是原創?這沐家村有點東西。”
“就衝這首詩,也得去見識見識那桃花仙。”
很快,沐家村出名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沐鋆琰專門在桃林修了一個茅草屋,沐老爹作為招財貓,扮演桃花仙,迎接遊客。
與此同時,這首桃花庵歌也在網絡上引起熱潮,不少大v轉載,拍攝短視頻,很多人也在探究詩歌作者。
沐鋆琰對村裏人說是花大價錢找人買的,沒敢暴露是自己所寫,所以目前誰都不知這首詩的出處。
某古典文學大佬,對這首詩的高度讚賞,將熱度推向新的高峰。
“這首詩歌的作者,無疑是文學巨擘無疑,本人自愧不如,但從他不願意透露身份來看,應該是真的淡泊名利,這點從這首詩也能看出來,也許真的隻有如此寧靜致遠,才能寫出這麼優秀的詩歌,‘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老朽慚愧,終究為名利所擾,始終看不穿啊!”喵喵尒説
最後,網友紛紛猜測,這首詩作者就是個真正的隱世高人,詩以言誌,從這首詩歌能看出作者的豁達胸襟,絕不是沽名釣譽之人,搞不好就是隱藏在沐家村裏麵。
這一下,更多人來到沐家村探索,沐老爹還被作為重點懷疑對象,畢竟他那形象,確實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在這波熱潮中,沐鋆琰遠遠的躲開,他可不想暴露在公眾視野。
。您提供大神拾年書香的出道八年才翻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