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叫做歲除,這天晚上就叫做“除夕”。

它在新年首尾相連,所以有“挨年近晚、歲窮月盡”之說,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而晚上吃的這頓飯也有講究,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年夜飯,也是年節習俗一種,又稱年晚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

年夜飯的說法,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的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這要放在解放前,吃團年飯前必須要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能開飯,不過現在是新社會,那些俗理老套的儀式早就被人憑棄,取而代之的是極簡之美,像三大爺家,七八口子人圍著一張桌子,上麵就擺了一大盤餃子,微微散著熱氣,幾個孩子饞的不停在咽著口水。

三大爺對此渾然不覺,自顧自的擺弄著台機上的破舊收音機,隻聽裏麵傳出來,

“新的一年快到了,1965年就要開始了,同誌們,新年好,地球在過去的一年之中,已經圍繞著太陽轉了整整一周~~全世界和我們偉大的祖國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國人民已經立下雄心大誌,一定要辦好工、農業,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更牢靠的、更紮實的基礎~~英雄般的全國工人階級和農民弟兄、革命知識分子,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腳踏實地地攀登各行各業的珠穆朗瑪峰,把最好的東西獻給我們親愛的祖國~~為了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文化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向著無限光明的前景乘風破浪,勇往前進~~!”

“好!”

三大爺帶頭鼓掌,他聲淚俱下,

“說的多好,你們聽聽,怎麼就沒一樣跟咱們家挨邊事兒呢!”

幾個孩子都不敢說話,也包括三大媽,這便宜他們可不敢去占,能上廣播的,不是好人好事,就是流氓犯罪,無論哪一樣咱家都入不了夥。

“你快得了吧,有時間發那個牢騷,還不如趕緊分餃子呢!擱這都等著呢!”

三大媽也餓的不輕,肚子咕嚕咕嚕直叫,閻解成都差要上桌搶了,三大爺看也差不多了,就不在繃著,

“成,那咱就開飯,不過先說好,這餃子可有數,一人五個,多一個沒有,不過我也不能讓你們餓這一頓,鍋裏還有窩頭,誰要是吃不飽,就拿那個再墊巴墊巴!”

這年月的餃子不像後世的速凍餃子那麼小,最起碼是它的兩倍大,沒什麼花樣,形似彎月和油炸菜角差不多,隻不過是用水煮的,

大家都分到了餃子,誰也不再說話,專心的吃了起來。

相比三大爺家的仔細,二大爺家就闊綽多了,大個餃子一人一碗,大兒子劉光齊還特意孝敬了二大爺兩瓶酒,此時他正開著小灶,一盤花生米一盤炒雞蛋,搖頭晃腦的陶醉著,

二兒子劉光天時不時的偷瞄一眼二大爺麵前的炒雞蛋,然後舔一下嘴唇,仿佛他已經吃到了嘴裏,接著吧唧吧唧,就著口水再把餃子咽下去。

瞧他饞成這樣,在坐的誰也沒去同情,大家都一個樣子,白菜沒肉不說,連一點味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