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是呢!眼下,家裏吃飯都成了問題,哪還有餘糧去喂他們!”大叔一臉發愁的蹲在了地上,說不出的煩躁。

“就是說呢,一隻野豬能吃一家人的飯量,就算是你們省著點,又能喂得了幾天呢!”

何雨柱又遞給他一支煙,

“不如賣給我吧,正式介紹一下,我是軋鋼廠的食堂主任,我們廠裏每天有很多的泔水,正好拿來喂豬,你們把豬賣了換成錢,也好去買糧食過冬,這不是更好嗎?”

大叔一聽何雨柱是個主任,連忙站了起來,顯得有些局促,

“那我做不了主,得回去問問我們支書的意見!”

何雨柱一聽這事有門,趕緊說,

“行,事不宜遲,你回去——算了,我還是跟你一塊回去吧,順便我也看看你們村裏的情況!”

“那行,不過就是有點遠,你看——”

“咱這有自行車怕啥,你上來,我托你”

“那好吧!”

大叔似乎沒有坐過自行車,上了幾次都沒上來,無奈何雨柱隻好停下,等大叔坐上來以後再騎著走。

在路上,何雨柱得知大叔名叫白旺發,一家六口人,三個小孩,大的已經成年,小的才七八歲,何雨柱心裏歎息,都說越窮就越生,越生就越窮,真是想不通,吃飯都成問題了,還生那麼多孩子幹什麼。

其實也不怪何雨柱這麼想,他沒有經曆過這個年代,不知道具體情況。

形成這種局麵有很多因素在裏麵,比如說沒有保護措施,現在國家又提倡生育,不是有一句話,叫人多力量大嗎?經曆了大鍋飯的時代,人們又形成了一個固有的觀念,那就是多一口人就多一口飯吃,貧困的思想,讓他們感覺不到發展的節奏,就好比井底的青蛙,他們所看見的也就是周圍的變化,進一趟城,就好像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這就是曆史的局限性啊!

“白叔,你們村附近的山上野豬很多嗎?”

“嗯,山上是有很多,不過大多時候都不下來的,不知道最近是怎麼了,成群的往山下跑,莊稼都被它們禍禍了不少”

“那可不得了,你們得趕緊防範,可能因為它們在山上找不到吃的,才往山下跑了,別到時候再傷著人,那可就晚了!”

“你說的對,俺們支書也是這樣說的,現在村裏每天晚上都安排好了人守夜,發現了幾回,都被打跑了!”

“是得加點小心!”

現在山上野生動物特別的多,不像在後世一堆的保護法,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殺,即使是這樣,有的山頭也很難找到幾隻動物。

二人騎了二十幾裏的路,就到了白大叔的村子,白家莊?

何雨柱忽然想起來,在劇中有誰提過這個地名,他給忘了。

不會說的就是這個地方吧!好像這裏的紅薯特別多。

因為天色漸晚,何雨柱也不想過多的耽擱,所以進村就讓白大叔去找村支書。

這村子不大,也就三十來戶,一百多口子人,支村的家在東頭,沒走多遠就到了。

進門的時候支書一家正在吃飯,窩頭鹹菜紅薯稀飯,五口人圍坐一團。

支書見白旺發帶著一個外人進來,連忙下地穿鞋。

他們家修的是坑,屋裏比外麵暖和很多。

“旺發,這位是——”

。您提供大神小強等翻身的四合院之傻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