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多族原本也是嘎魯族的友好朋友之一,每年秋天嘎魯族路過之時,都會同嘎魯族用牛羊交換需要的物資。
當年科多族劫掠嘎魯族,亦是逼不得已,但也因此,科多族對嘎魯一族有著天然的愧疚,又兼之這些年的狀況一直未曾改善。
今年氣候如此惡劣,若是耶魯老人出麵,科多族有很大的可能會答應。
薑聿細致地算過,大約有十七個地處偏北,領地內大部分是冰原和冰沼的部族,有可能在極限氣候的威脅下,願意鋌而走險。
薑聿為這一步挑選的目標,是支持五狼主、領地剛好在北方的喀喇沁族。
對方的領地足夠大,前一段時間剛討伐了一個惹惱了他們部族首領的小部落,不論是牛羊馬匹的數量,還是財力和領地的大小,都足夠十七個部族渡過這個冬日,甚至可能還有剩餘。
關鍵是喀喇沁族一向恃強淩弱,北方一帶的部族,幾乎都跟其起過衝突,有所仇怨,更易於讓眾部族統一戰線。
等到耶魯當真為了團結眾多部族,去遊說之時,果然不出所料,科多族族長雖然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答應了此事,但提出了要求,若是到時候當真攻下了喀喇沁族,科多族要拿最大頭。
這本也是薑聿意料之中,讓人冒險,總要有足以匹配的利益,否則別人憑什麼為了不相幹的人和事搭上性命?
但科多族之後,說服其他部族的計劃,便進行地沒有那麼順利了。
喀喇沁一族的確招人仇恨,但其強勢也是公認的,要冒如此大的風險,許多部族並不善戰,又或是婦孺較多的,都多少有些遲疑。
眼看馬上就要冬至,除了科多一族之外,他們竟還沒有新的進展,所有部族幾乎都是在謹慎觀望,就等第一個領頭羊先冒出來。
令薑聿如何也想不到的是,這領頭羊最後竟不是自己試圖說服的十七個部族中的任何一個,反倒是得了樓絨絨消息、遠道而來的蘇尼特族。
薑聿並未想過,借樓絨絨的人情,去請蘇尼特族的幫助,一是蘇尼特族的領地更偏南方,且這些年投靠三皇子以來,部族發展地還算不錯,可以算得上一個中型部族了。
雖然前段時間似乎蘇尼特族為了脫離三皇子,特意離開了原本的領地,但想來渡過這個冬日並不算艱難。
對方既然是樓絨絨的朋友,薑聿便不願拉對方涉險。
可他不去找蘇尼特族,蘇尼特族卻自己跋涉數百裏,來尋薑聿了。
但這樣一來,好處卻也很明顯。
蘇尼特族一族是出了名的天生斥候,而精於征戰的北秦人都知道,一隊好斥候對一場戰鬥的重要性。
故而有蘇尼特族帶頭,其他部族亦或前或後,最終加入了這個團體。
一朵由眾多飄散的雲朵聚集的巨大烏雲,正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在北邊醞釀起來,隱藏著令人心驚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