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百五十六章 偷襲的前奏(2 / 3)

從這個時候起,山本五十六就著手設想珍珠港之戰了。他以日本政府一舉成功的戰略思想為基礎,認為要與實力雄厚的美、英開戰而操勝券,必須突然襲擊,先發製人,開戰之初就使對方崩潰。

偷襲珍珠港的大膽設想的出籠,正是山本五十六戰略思想的必然產物,當山本五十六發現自己偷襲美國珍珠港的念頭在近衛內閣時期行不通時候,他悄悄的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日本間諜頭目土肥原賢二。

土肥原賢二卻認識到了珍珠港對日本未來的影響,馬上派間諜去那裏偵察,為以後緊急備案。

此時日本與美國談判桌上的會議,基本陷入了僵局,無論美國政府方麵如何的咄咄逼人,日本方麵外相佐藤滿嘴的都是推托之詞,一副心平氣和的麵容,並且表示日本政府已經慎重的考慮過此事,馬上就會給美國一個滿意的結論。

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態度,的確讓美國政府感到了難為,於是談判進程隻好一推再推。但是佐藤卻接到了日本天皇的命令,想盡一切辦法拖住美國人,給日本備戰贏得足夠的時間。

小羅斯福也此事也並沒有足夠的重視,正利用摩根財團商船被日本打劫消息,四處演講,到處遊說美國人民支持租借法案。

在此一個月期間,美國的辯論十分激烈,國會就此法案舉行聽證會,由於有麥克——福特財團與摩根財團也大力活動,小羅斯福總統又出色發揮他的睿智和演說本領向公眾陳述他的見解,終於扭轉了潮流。

小羅斯福總統宣告了孤立主義的終結。國會通過租借法令後一天,他在白宮記者晚餐會上說:“這一決策標誌了我國任何姑息企圖的終結;跟壓迫勢力妥協的終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美國日益受到納粹德國與日本侵略擴張的威脅,德國入侵西歐後,日本蓄意太平洋地區,小羅斯福政府為了美國自身的安全和防禦,並擴大勢力範圍,確立戰後世界中美國的領導地位,決定加強對處境困難、財政拮據的英國的援助。

參、眾兩院通過的《租借法案》經羅斯福簽署後正式生效。法案授權總統可以以出售、交換、轉讓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認為其防禦對美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提供武器、軍用物資、糧食等任何軍需品。

租借法案在國會通過了當天,遠在英國的丘吉爾興高采烈發表了申明,說這一法令是世界各國曆史上最高尚無私的行動,是新的大憲章。希特勒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則認識到自己又多了一個敵人。 日本政府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更加堅定了襲擊美國珍珠港的決心。

幾天之後在紐芬蘭海岸附近一艘美國輪船上,小羅斯福和丘吉爾舉行會晤,這是他們有生以來的第二次見麵。他們討論了戰爭形勢以後,丘吉爾邀請小羅斯福翌日上午到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船上跟他一起做禮拜。小羅斯福要表明他對此事的重視,決定憑自己的力量走上那艘英國船。

第二天上午,小羅斯福總統乘坐快艇靠近“威爾士親王號”時,丘吉爾首相站在甲板上恭候,小羅斯福則自己攀登舷梯。首相看到總統每舉一步都經受著苦痛。

丘吉爾兩眼注視著小羅斯福,吃驚的歎道,“您的麵容鎮定,宛如雕刻而成,仿佛是那將惡龍踩在腳下的聖喬治的神情”。

“哈哈,謝謝,那我得感謝,丘吉爾先生為我特意安排的這一切活動。”小羅斯福爽朗一笑道。

“這是我們大家的榮幸。我們今天都看見了一位真正的偉人。”

就在丘吉爾與小羅斯福正在大西洋上高興會晤,商談如何租借問題的時候,日本政府內部早已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