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買拉倒?(3 / 3)

1915年10月15日這一天怎能忘記?

那是一個充滿血腥味的造成,德軍與英軍在索姆河附近進行著殘酷的拉鋸戰,英軍的進攻再一次被德軍擊退。

就在英軍將領們各個束手無策,愁眉苦臉的時候,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到了作戰指揮部,英軍後方派來了坦克。

那是英軍第一次使用了48輛被稱為“陸地巡洋艦”的MK1型坦克。坦克上共裝有兩門口徑為75毫米的火炮和幾挺機槍,采用過頂的長金屬履帶,剛性懸掛,最大速度為6公裏/小時,沒有對外通信聯絡設備,對外聯絡是靠乘員攜帶的信鴿完成的。

這便是麥克——福特汽車公司最早期生產出來的坦克——陸地巡洋艦。

那一次隻有32輛到達出發陣地,參加了進攻戰鬥。

在進攻的過程中其中5輛在衝擊時陷入沼澤中。

9輛半路的機構損壞,不能前進。

最後隻剩下18輛,衝上了德軍的陣地。

雖然,坦克的數量少,技術也不完善,又受索姆河畔沼澤地戰場的限製,但是這種首次出現在戰場上的龐然大物,卻使德軍驚惶一時,非常的順利擊敗了德軍。

要說坦克參戰的首次成功,還是康布雷戰役。當時,在沒有炮火準備的情況下,英軍在15公裏的正麵戰場上投入大量坦克,結果一舉占領了10公裏的縱深,於是坦克的作用和價值在世界上首次得到公認。

那個時候英國便開始把坦克當作戰鬥不可缺少的武器之一,於是在英軍中出現了坦克連,坦克團……專業的坦克部隊。

近來由於張伯倫的麵對德國給予的壓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退讓極力的推行綏靖政策,更不加強軍事國防建設,這讓丘吉爾非常的不理解,經常聯係一些主戰派與以張伯倫為首的談和派展開論戰。

英國要是不在這個時候加強國防建設,如果德軍一旦對英軍開戰,也許不堪一擊的英軍隻有抱頭鼠竄的權力了,尤其是坦克在國防建設中必然是重中之重,今天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把坦克采購回去。

丘吉爾的預料很有先見之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主要參戰國大量生產和裝備坦克,組建了龐大的坦克兵團,裝甲兵逐漸成為陸軍的主要兵種,坦克也成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兵器,對戰役和戰鬥的進程起了決定性作用。

目前,坦克裝甲車輛是合成軍陸地作戰的中堅突擊力量,是陸軍機械化和裝甲化程度的標誌。

坦克集火力、防護和機動性為一體,既能擔負進攻任務,也能擔負防禦任務,既適用於核戰、大戰、全麵戰爭,也適用於中、低強度的局部戰爭,它在未來的空地一體化、大縱深、高機動、立體作戰的戰場上仍然是陸戰的主要突擊兵器。

就坦克技術的發展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世界主要坦克研製國完成了戰後第三代坦克的研製,有的國家正在進行第四代坦克預研,同時還正在研製新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裝甲偵察車以及各種工程、技術和後勤保障車輛,此外,一些國家還正在研製高技術的機器人式無人戰車……

堅決不能放棄這次增強英軍戰鬥力機會!!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丘吉爾深刻的認識到,英國現在是既有遠慮也有近憂,一個不得不讓英國承認的事實。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