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資源的匱乏性,決定了日本發展的終極形式便是發動戰爭!他們始終認為日本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成熟的經驗、團結的意誌,卻隻能守著貧瘠的土地望洋興歎。潛伏的危機使我們意識到涉獵在世界這個資源有限充滿殘酷爭奪的現代森林裏, 隻有保持旺盛的鬥誌與適當的野性才能換取民族根本的生存, 這就是地球生存的法則,這就是勤儉智慧的大和人所麵臨的現實。 島國的命運最終將會覆滅於海底,匱乏的資源將會導致民族前進動力的絕斷。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軍事擴張,運用大和民族的勇武、 智慧與精神去征服亞洲,征服世界。”任軍邊分析日本的形勢,邊對福特說,“即便是美國政府不肯讓步,也不會分化日本人那強烈的侵略意識,更不會阻止他們侵略的步伐,但是最重要一點還是日本堅決不會首先把矛頭指向美國,在一定時間之內美國應是日本實現征服亞洲的很好夥伴與幫手,但是日本在向征服世界的聖戰中,美國會是日本的敵人,所以我斷定日本馬上就會另尋找他路,放棄與美國爭奪菲律賓地區。”
福特捏著下巴,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後,立刻表示讚同任軍的推斷,日本與美國之間在短暫的時間之內是不會發生戰爭,恰恰正是趁著美國的士氣推出新車的大好機會。
“推出新車?好辦法,好主意!!”福特伸出的大拇指讚揚道,這段時間隻顧的忙活菲律賓與遠東地區的事情了,福特也沒有把足夠的心思放在汽車開發上,福特隻好拉開抽屜,慢慢的拿出最近麥克——福特汽車公司研發部門提交上來,未經過審批的汽車方案。
任軍看了一個又一個,看了之後是連連搖頭,竟然沒有找到一個另他滿意的汽車方案,任軍這個時候需要絕對是一輛暢銷的經典汽車,而不是平時那些為了迎合某一部分人的喜好,為了短期賺錢而生產的商業汽車。
當福特把最後一張方案遞到任軍手裏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卻仍然是搖頭,福特隻要聳聳肩,滿臉苦笑的說,“沒了,就這些,這麼多方案,怎麼就沒有一輛汽車符合你的心思?”
“嗯!!”任軍抿抿嘴了,又看了看些剛剛被任軍仍在一邊上的汽車方案,“的確上沒有一部汽車符合我們的願望,現在美國的經濟已經基本上全麵得到複蘇,大部分的腰包又開始膨脹起來,馬上就會恢複到戰前水平,那些廉價的小轎車已經不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了,再說了這次活動也是為了弘揚美國反日勝利與美國經濟複蘇,怎麼也得來點優容華貴貴族的特征嘛。”
其實任軍的話不無道理,由於羅斯福新政的推動,讓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在穩步回升,失業人數大大的降低,恢複了國民對國家製度的信心,擺脫危機中的美國避免出現激烈的社會動蕩,也為後來美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二戰以後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
羅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國家資本主義,以克服經濟危機,鞏固資本主義製度。
‘新政’是羅斯福醫治資本主義社會的疾病在常規療法不能奏效的情況下試用的一種試驗性的療法。
事實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處,這也每每成為那些政敵發難的理由。‘新政’實施過程中利益受損的階層也曾予以抵製和誹謗。(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