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華僑的影響力!(1 / 2)

大秦海軍入駐紅海,海軍陸戰一軍近三萬餘人進駐埃及南部港口城市庫塞爾,此消息一經傳播,協約國陣營大驚失色。

消息總是有延時性的,而當大秦海軍陸戰軍登陸的消息傳到了倫敦之時,在當地祖國黨的配合下,大秦軍隊早就已經到達了開羅周圍!

誰都沒想到,在同盟國局勢如此頹廢的情況下,大秦發動的攻勢竟然如此猛烈,甚至一度改變了北非和中亞戰區的局勢,也影響了歐洲同盟國軍隊的抵抗意誌。

進入到1917年,當時間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之時,歐洲戰局,英法美的歐洲聯軍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距離柏林不到五十公裏,對同盟國來說,形勢仍然十分惡劣。

而要不是大秦仍然在其他戰局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說不定,德國和奧匈帝國內部的反帝和反戰風波會愈發強大。

畢竟,前世,德國等同盟國之所以敗亡,就是因為內部的反帝和反戰浪潮。

一個小知識,前世投降的德國當局並不是德國皇室主導的德意誌帝國,而是反帝鬥爭勝利的德國新政權威爾瑪共和國。

而類似的,在一戰還沒有正式結束之前,奧匈帝國內部也爆發著大規模的叛亂。而現在,被大秦一招七傷拳,奧斯曼帝國先解體了。

如此種種,充分的說明了兩點。

第一點,這個世界的戰爭軌跡已經不再是秦石璜熟知的那個一戰了。

第二點,要穩定住一德一奧,那麼大秦就不得不穩定兩國的皇室掌權。

當然,在世人看來,對一個秉持著反殖民反帝製的大秦來說,要保護德意誌皇室和奧匈帝國皇室對國家的統治權,無疑,這是荒謬的也是離奇的。

但是,這卻是真實存在且需要的,畢竟,一切都是為了勝利!

當然,在幫助德國和奧匈帝國穩定國內民意的時候,大秦也沒忘了在遠東地區,在中亞地區,在非洲地區,甚至是北美地區拓展自己的影響力。

影響力,顧名思義,指的是大秦在各地區的影響力量。

對大秦的影響力,著名革命理論學家王陽明曾經如此概述道。

“自1912年至今,從崛起,到統治國家,再到後續的世界戰爭,大秦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加各自地區的影響力,而就我而言,我把大秦的影響力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軍事影響力,顧名思義,通過增強軍事力量,來增加大秦對地區的掌控力,對地區的影響力。

而大秦前期,基本上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影響力的。

無論是川省革命,還是洪武二次革命,乃至是後續的反帝鬥爭等等。

第二個部分,經濟影響力。

隨著對日經濟戰爭的勝利,經濟戰爭的概念越來越被重視。也正因此,通過經濟來羈縻相應地區,進而增強大秦地區影響力的做法也屢見不鮮。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絲盟將秦元視為絲盟的官方統一貨幣。

第三個部分,華僑影響力。

有人或許可能會產生一個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