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隻因未到傷心處(1 / 2)

寫著詩句的紙張最終又傳回了朱元璋手裏。

樂嗬嗬的將紙張遞給太監,朱元璋吩咐道:“這可是咱們大明神童朱七牛的手稿,放到咱的書房去,好好收藏,別搞丟了,這東西可老值錢了。”

文武百官都被朱元璋這話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如今誰不知道啊,朱七牛的詩詞值老鼻子錢了,若是他的手稿,那更是一字千金,直接就能當銀子花。

若否,朱七牛能憑借一首詩免了一百兩的購房款?

若否,溧水那個私塾先生能拿一套宋本古書交換?

盡管這其中多有朱七牛跟皇帝關係好的因素在,但不可否認,他的詩詞確實好,就是人小了點,字也差了些,不然他的手稿隻會更值錢。

有遠見的人都看得明白,等再過個十幾二十年,朱七牛長大了,必然是大明文壇的泰山北鬥,地位搞不好還要超過宋濂、劉伯溫。

到了那時,別說是一字千金了,就是一字萬金,也未見得買得到他幼時的手稿。

而若是將來朱七牛位高權重,封侯拜相,名垂青史,這手稿可就更值錢了,當做傳家寶綽綽有餘,抵得上廣廈萬間、良田千頃。

朱元璋說完,自己也哈哈笑了起來,又跟文武大臣聊起了一些其他人其他事,如某某某新畫了一副畫,某某某新作了一首詞等等。

倒是把朱七牛給晾在了那裏。

朱七牛小小的腦袋根本想不明白為啥會這樣,直到朱標把他喊了回去,讓他繼續跟朱雄英同座,他這才依稀有些明白皇帝的打算。

這是不打算給賞錢了唄。

不愧是你啊!

又聊了一陣,朱元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又讓樂人出來表演了。

如此反反複複,一直弄到了子時之後,

太監來報過時間後,諸皇子及文武百官紛紛向朱元璋祝賀新年,倒是和民間守歲時晚輩向長輩祝賀一樣。

一向小氣的朱元璋也在這天破例大方了一把,給李善長、胡惟庸、徐達、湯和、宋濂等重臣、勳貴各自賜下了一些獎賞,有的是金銀珠寶,有的是文房四寶,有的是玉器古玩,有的是絲綢布匹,數量雖然不多,但屬實難得。

畢竟朱元璋的摳是刻進了骨子裏的。

不然他也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無視了要給朱七牛的獎賞。

但凡是個要臉的皇帝,都幹不出這事兒來。

封賞百官的戲碼,朱七牛和朱雄英並沒有看到,因為兩個小家夥早就熬不住睡著了。

朱標也沒有特意叫醒他們,隻是讓宮女去拿了被子過來,把他倆裹得跟粽子似得,就讓他倆躺在位子上睡。

倒不是朱標苛刻,也不是他懶得讓人送他們回去,隻是宴會還沒結束,守歲途中從沒有半路溜走的說法,哪怕是太孫也不行。

隻能是再等等了。

從天黑之後沒多久一直坐到子時之後,哪怕是朱元璋也有點熬不住了。

倒不是說他熬不了夜,主要是酒也沒少喝,頭暈加困倦,就是牛也撐不住啊。

“時間差不多了,大家也累了,過會兒就各自回家,跟家人們一起守歲吧。”朱元璋掃了眼底下哈欠連天的官員,很是善解人意的說道。

眾文武百官連忙謝皇上隆恩。

朱元璋話音一轉,喊道:“朱七牛何在?”

朱七牛:( ̄o ̄).zZ

朱標瞄了朱元璋一眼,父皇這又是要幹啥呀?老是欺負一個小孩兒有意思嗎?

真就不是自己孫子,所以可著勁兒折騰唄?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