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愚麻木身背一柄斷劍,雙目空洞地往錫林山下走去。
他是三年前,十二歲的時候上的山,錫林山禦劍宗,聽名字好像牛氣哄哄的。
可其實禦劍宗最強者,也隻是一尊煉氣九重的小尊者。
煉氣期的修士敢自稱尊者,也隻有百城域這樣的一隅之地中,才這般自大隨性。
禦劍宗宗主小尊者,在不久前得罪了一尊煉氣十重的大尊者!
煉氣期十二重天,第一二重,比普通凡人強不了太多,煉氣三重開始才有了真正的殺傷力。
自煉氣四重開始,一重境界一重天,重重境界斷仙緣。
隻要有靈根天賦的,甭管你是什麼樣的靈根,煉氣三重都是有希望的。
但是從煉氣四重開始,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那尊大尊者,在追殺禦劍小尊者直到錫林山,一人隻劍輕鬆滅殺自禦劍宗宗主以下,煉氣七重兩人,煉氣六重五人,煉氣五重十人,煉氣四重十五人!
煉氣三重及以下,無人被殺!
煉氣一到三重的數十人,全都被那位大尊者攆下山門。
其餘三十三位被他全部斬殺。
這樣的事情,在百城域可謂十分常見。
不到煉氣四重算不得真正的入門弟子,在這種爭鬥中不殺!
這個規矩由來已久,大家都要遵守,如果不遵守便會迎來天譴。
修仙之人本就逆天而行,殺孽太重自然不可取,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人,便留下了這樣的規矩。
敢違背這種規矩的人,基本都遭遇了天譴。
李若愚原本是一個孤兒,因為資質不錯,才被禦劍宗的宗主帶回來,這位宗主算是帶他走上修仙一途的領路人。
領路人被殺,李若愚心中有恨嗎?當然是有的!
但是,又能如何呢?李若愚這種所謂的“不錯”的資質,沒有特殊的機緣,煉氣七八重就是他修為的極限。
煉氣九重的宗主都被仇人輕鬆斬殺,他李若愚就連恨的資格都沒有。
而且,那位大尊者如今都已經煉氣十重,就算李若愚有天大的機緣,修煉到了煉氣十重。
那位大尊者可能已經築基成功,飛升而去。
“天地有缺,非煉氣十重以上不能參破,我輩修士被困於此樊籠之中。”禦劍宗宗主在修煉到煉氣九重極限時,就經常念叨著這句話。
若非為了勘破他口中所謂的樊籠,也不至於得罪煉氣十重的大尊者,最終讓禦劍宗入室弟子們全部殉難,底層弟子淪為散修。
百城域號稱百城,其實到底有多少城,誰也說不清,畢竟就算是煉氣十二重的大人物,也無法探尋清楚這方世界到底有多大。
再說了,他們哪有閑工夫管這些俗事,到了煉氣十重以後,這些強者們的眼中隻有一件事,那就是飛升。
走下錫林山之後,李若愚直奔百城之一的宣城,煉氣二重的修仙者,論戰力可能還比不上城中那些內功高手。
可他沒辦法,那些深山密林,荒野之地不是他一個煉氣二重巔峰的小修士可以亂闖的。
他必須得想辦法趕緊修煉到煉氣四重,到了煉氣四重,修士才能禦劍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