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現在漢王的頭銜是劉邦的,劉備根本沒臉搶自家老祖宗的王號呀,於是思來想去,劉備決定封號為仁王,畢竟他一生都以仁義二字作為自己的根本,所以他最終決定將這個仁字作為自己的王號,也算是有始有終了。
隻不過因為劉備的勢力一直都是負責守衛洛陽宮,所以在打下十二省的過程中,劉備的部隊沒有占領到任何地盤,而經過幾年的發展,各家勢力都已經把自家的地盤給牢牢的控製住了,除非再發展出一場戰爭,否則劉備想要占據這些地盤是很難的。
但劉備也確實勞苦功高,要不是他死死的守住了洛陽宮,劉旭根本不可能在白象世界發展的如此安穩。
於是劉旭就把原本周都直屬的區域全都交給了劉備,甚至是自家的都城,那也是交給了劉備,劉旭唯一擁有的隻有這麼一座皇宮而已,出了宮門就是劉備的直屬地盤了。
對此劉備一開始自然是非常惶恐,無論如何也不敢接手這麼個地盤,且不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已經不是臥榻之側了,而是整個床都是別人的。
但劉旭隻問了一句“你覺得你有本事殺了我嗎?”
劉備直接就啞火了。
確實,做為劉旭的映照角色,任何人都是不可能背叛劉旭,也絕不可能造反的,畢竟這造劉旭的反就是造自己的反。
再說了,映照角色是永遠不可能殺了自家主人的,所以劉備的謹慎毫無意義。
“我的玄德呀,我當這個皇帝,其實也隻是為了建設一套完整的行政體係罷了。我不當這個皇帝,就沒有人有資格對你們所有人發號施令,那你們就隻能自行其事,永遠不可能擰成一股繩。”
“所以我也隻能勉為其難的來當這個皇帝,負責把你們擰成一股繩,但你讓我真的治理一個國家那是絕不可能的,我沒這個能力,更沒有這個勤奮,我現在連寫都頭疼,哪還有功夫來治理天下呀。”
“我就負責在皇宮裏麵過好獨門酒肉臭的好日子,其他的所有地盤都由你們來治理,我隻要你們的治下不餓死一個人就行了!”劉旭是這麼對劉備說的,也是對當時所有在皇宮裏麵的諸侯王們說的。
結果第三天,漢王劉邦就跑過來訴苦了,說他無法完成劉旭的旨意,同時治下也快要餓死人了。
沒辦法,劉邦的漢國確實是所有國家裏麵發展速度最慢的一個,因為劉邦這位漢王之前的時間裏麵一直在當臥底,漢國的土地的實際治理權在韓信手中。
雖說還有蕭何張良這樣的人才,但他們和韓信之間始終有著各種齷齪,又沒有劉邦這位大哥來統籌指揮,這就導致漢國的發展相當的緩慢,其他國家已經相繼建設出來的一些基礎設施,在漢國也基本為零。
所以當劉旭此時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業與工業的時候,連一條像模像樣的公路都沒有的漢國,隻能由漢王劉邦來親自向劉旭哭著祈求各種物資和支援了。